千年古刹驰名中外,“多云樵唱”传扬至今。欧阳修诗云:山林隐者趣,钟鼓梵王家。
五祖开创东山法门,东坡“流响”雅韵流觞。弘忍作偈:故知守本真心,是涅般之根本。
黄梅县五祖镇党委书记徐树乔介绍,该镇将以美丽城乡为载体、产业发展为支撑、资源整合为抓手、项目建设为基础、优化作风为保障,打造农文旅融合开放的示范区。
福地五祖:东山古道一线串珠
东山古道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2016年,东山古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山隐隐,芳草萋萋。山脊上的青石条,饱经岁月沧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石阶两侧的草木,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古道长约五里,白色花岗石铺砌,一线串珠五祖寺众景点。游客经行一天门古道,经二天门,越48级台阶,穿飞虹桥,过五祖寺院,上通天路,攀讲经台,登白莲峰顶。
东山古道沿线飞虹桥,单孔石拱桥,位于五祖寺院门前溪涧之上,南门拱上横书题额“放下着”,北门题额“莫错过”,始建于元代,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桥两端为青砖叠砌八字牌楼,文人墨客题咏刻于两侧。左有北宋苏子瞻诗“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右有唐朝张祜诗“半夜四山钟磬尽,水精宫殿月玲珑”。
终点处山门,是古代通往五祖寺的必经之路。古山门始建于唐大中年间,迄今1100年历史。山门用青麻石柳筑而成,为城楼式,古朴典雅,庄重大方。
石阶不语,青山不老。距离人群越远,距离自己越近。飞虹桥畔两株青檀古树,树龄1700年历史,均为湖北省一级保护古树,民间寓意“一树一菩提”。
五祖寺周边摩崖石刻群遍布,尤以苏东坡石刻最为著名。五祖寺地藏王殿西侧小深潭,一块5平方米岩石上,阴刻“流响”行书,系苏轼游五祖寺留下的手迹。
宋景德中,宋真宗改赐寺额为“真慧禅寺”,宋英宗于治平年间御书“天下祖庭”,宋徽宗于崇宁元年御书“天下禅林”赐给五祖寺,镌刻成碑,以飨山林。
有稻田的地方,就有童年的记忆,就有家的味道。矗立山之巅,远处金黄色稻田,“丰”景成片。黄梅这片丰腴多情的土地上,处处弥漫着温馨,散发着喜悦。
东山问梅:小镇多情唐风宋韵
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黄梅戏台上,正旦花旦,青衣小生,“三打七唱”,时扣人心弦,时催人泪下。
挑花如补片,绣花难配线。挑花起源于唐宋,飞针走线中,辕门斩子、状元游街的故事绣上方巾,色彩绚丽。
容情莫动手,动手莫留情。岳家拳为宋朝名将岳飞所创,用于军中练兵作战,历经数百年不衰,黄梅发扬光大。
东山问梅街区依托“黄梅戏”“黄梅挑花”“岳家拳”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先后投资约33亿元,占地2100亩,采用文旅融合的方式,打造顶流景区。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漫步在东山问梅村,身着古装的姑娘迎面飘过,撑着油纸伞,举止投足间,一颦一笑中,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入夜的文旅商街,流光溢彩,小酒馆里的民谣唱出了谁的过往。薄薄的往事,轻轻的感怀,撩拨起浅浅的惆怅,淡淡的忧伤。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每个季节,问梅村里风景都不一样,在稻草迷宫里,带着孩子寻找儿时的童趣;在古风的小镇里,穿上汉服,来一场时空穿越;在戏曲舞台,听一曲高台大戏……
在东山问梅景区,总有一处美景,值得你驻足停留;总有一款美食,值得你心向往之;总有一首歌曲,值得你细细回味;总有一种际遇,值得你赏心乐事。
时光静好,放空心灵。在问梅村,总有一个人,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无涯的时间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好赶上。
当前,五祖镇正以东山小镇、五祖寺为核心,非遗文化为主题,争创5A级景区;紫云山度假旅游区争创4A级景区;“相约花山、幸福刘岳”农文旅项目争创3A级景区。
徐树乔说,五祖镇将加强静态和活态展示,打造一批“福地五祖”“非遗小镇”“魅力张思永”“多云樵唱”“古韵土桥”“丝意渡河”“相约花山”“禅源一天门”等非遗文化景观地标,让乡村充满泥土味,焕发新魅力。
策划:刘欲晓、潘郭华
执行:瞿雄鹏、石勋、吴慕枫、杨子菲
文字:王焱尧、阮琼
摄影:曾达飞、金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