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金康 通讯员 胡彦)9月28日上午,鄂州市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鄂州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张相华就推进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金康 摄
据悉,2023年以来,鄂州市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关重点工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排查覆盖率达100%,入选国家优秀案例
张相华介绍,按照全省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范围(7600元)和识别标准,鄂州市累计排查农村户籍人口206905户、713379人,排查覆盖率达100%。
鄂州市聚焦“三类对象”和“五类重点人群”开展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防范各类返贫致贫风险。截至8月底,全市共有监测对象921户2840人,新识别监测对象187户611人,经过帮扶,已消除风险510户1592人。
鄂州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张相华作介绍。记者 金康 摄
张相华说,鄂州市华容区全国数字乡村建设试点为契机,开展智慧防返贫系统建设。当前,该区防返贫大数据库累计汇聚各类数据502691万条,创建表单143张。
值得一提的是,鄂州市华容区智慧防返贫预警监测建设案例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优秀案例,作为湖北省唯一一个入选案例在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鄂州市全面实现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零辍学”,发放春季学期“雨露计划”补助资金1693人423.25万元。
做到应改尽改、应补尽补。严格执行医疗资助参保渐退政策,用好“三位一体”和防贫保医疗帮扶政策,防贫保共计理赔133起173.83万元,坚决防止因病返贫致贫。
安置1899人就业,11个重点项目落户鄂州
张相华介绍,鄂州市积极推行就业兜底政策,开发文化、养路、护林、保洁、巡河等公益性岗位,帮助符合条件的脱贫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通过生态文明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1899人。
确定庭院经济试点村23个,围绕庭院特色种植、养殖、休闲旅游、生产生活服务、手工加工等5方面开展试点,累计创建庭院经济示范户240户,带动示范户增收193.76万元。
张相华说,截至8月底,鄂州市2023年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新增2115.04万元,贷款余额5025.98万元,户贷量0.376万元每户。
积极培育产业帮扶功能。现代农业产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11个重点农业项目落户鄂州,合同总金额36亿元。全市扶贫项目资产37468.44万元,衔接资金项目资产13465.26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23756.73万元。
此外,鄂州市鄂城区成功申报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鄂城区杜山镇成功申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华容区蒲团乡以稻米产业入围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张相华介绍,鄂州市所有村湾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有效处理、乡镇生活垃圾集运处置体系比例“三率”达到100%。
其中,建成集中、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91处,改扩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9座,入户管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完成542座无害化厕所建改,农村卫生厕所93492座,覆盖率达到93.53%。
与此同时,鄂州市新改建农村公路169.28公里,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东沟镇、汀祖镇等6个乡镇先后被命名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张相华说,鄂州市还评选出47个“最美庭院”示范户。梁子湖区涂家垴镇万秀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四个一批”典型案例。
下一步,鄂州市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服务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助力鄂州建成“两区一枢纽”贡献乡村振兴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