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队在做村民矛盾调解工作。通讯员 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黄俊鲲 郑卫东)10月18日早上,55岁的志愿者程协明和程开鹏便来到大冶市还地桥镇下堰村警务室,参与值守工作。这样的义务值守,他们已经持续了半年多。
据介绍,在还地桥镇下堰村,有一支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志愿调解服务队。短短半年时间,这支志愿服务队从最初的2名骨干党员发展为20人,志愿服务队自我管理、自我运转,成为基层治理的一股重要力量。
今年3月份,还地桥派出所在下堰村设立了警务工作站,退休党员程开鹏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就主动提出要成立一支志愿调解服务队,在警务站值守、调解邻里矛盾,参与公益事业。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邻里和睦’志愿调解服务队。”55岁的队员程协明说。不久前,村民柯华因为房屋所有权问题与其伯父柯右堂闹别扭。经了解得知,该房屋祖宅是柯华的祖父留下来的。后因柯华父亲突然去世,对于祖宅所有权情况未协商清楚。
接到这起纠纷调解诉求后,志愿者柯于祥立刻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后经商量,两家人带上相关的文件前往村调解室进行调解,由下堰村党总支书记肖绪峰主持,“邻里和睦”志愿调解服务队参与,共同圆满解决了此次的纠纷问题。
“幸好有您帮忙调解,事情才能圆满解决!”柯华紧握着调解员程开鹏的手,连声道谢。
“服务队的名字就是我们的服务宗旨,解决村民的烦心事儿,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程开鹏说,他们要把邻里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把左邻右舍的“死结”变成“活扣”。
“这些老同志威望高、政策熟、经验丰富,还有‘人熟地熟’的优势,能弥补基层调解工作的不足。”肖绪峰告诉记者。目前,“邻里和睦”志愿调解服务队有成员20名,调解居民各类纠纷30余起。除了调解纠纷,他们还经常联合镇司法所为附近村民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公益性法律服务。
如今,越来越多的热心人报名加入“邻里和睦”志愿调解服务队,他们积极发挥余热,奔走在各种纠纷调解现场,争做调解员,讲法律、摆事例、说情理,倾尽全力化解信访积案,维护社会稳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