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大冶“兴”行动丨驻村第一书记皮峥:共同缔造“踩实”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4日09:47 来源: 荆楚网 ​

1.jpg

皮峥和村干部一起检查水表安装情况。左乙辰 摄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左乙辰 通讯员 李文亮)遥望大冶古八景之一的“龙角朝墩”,顺势而下有一水库名为“三道闩”,涓涓之流形成的无名老港滋养着金湖街道踩畈村村民千百年至今。

“踩畈村原名皇踩畈,传说因李世民在此下马踩过而得名。”该村副主任刘爱国介绍,村子历史悠久,出过15名烈士、有知青点,算得上是红色之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工业的踩畈村落后了一段时间。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2016年,村子终于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2.jpg

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了解储水塘蓄水情况。左乙辰 摄

一港清水寄乡愁

“老港的水很清澈,小鱼小虾随处可见。”10月11日,沿着村里的老港,大冶市政协办驻村第一书记皮峥向记者介绍,在驻村走访时,总能和村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老港。

水好,老港两岸的生态更好。老港是该村418户1670名村民的乡愁,也是大家沿港打造休闲农业水榭长廊的愿景。

现在,这个愿景即将成为现实。9月17日,该村召开“共同缔造”群众会议,干群一致同意:启动沿港整治,打造水榭长廊,并要求以最大保存原生态的方案来建设。

皮峥介绍,根据“共同缔造”方案,还有门口塘清理、“小三园”建设、村庄美化、基础设施提档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只有把村庄建设得看得清新、住得舒心,才能让外出的村民喜欢往家跑,才能带回重要的发展信息,才能让他们为村子的后续发展提供好的建议和机会。”

3.jpg

上踩畈湾的“共同缔造”清理门口塘施工现场。左乙辰 摄

两两齐心建家乡

一个村子的发展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支持,更离不开群众的配合。这一点在踩畈村显得非常明显,“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政治协商一线办公室就设立在村里。”刘爱国非常感谢驻村工作队这些年来所做的帮扶工作。

10月10日,踩畈村自来水工程通水,“这项工程在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是驻村工作队带头解决的。”刘爱国介绍,资金、用地、施工等各方面的问题,工作队都是亲力亲为,常常是披星戴月地蹲守在施工一线。

两两齐心建家乡,在上踩畈湾的“共同缔造”现场更是明显。皮峥总是和村“两委”奔赴在各个建设点,把好每一项工作的关口,力求花最少的费用将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过去的村庄环境太差,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村民都不愿意留在村里,这种现象很普遍。“谁不想自己的生活环境更好一点?”已经退休的教师刘元高看着村子近几年的发展,回乡的频次也越来越高。

192盏太阳能路灯让踩畈的夜晚不再那么黑了;165处私厕的拆改,使得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村组互通道路的升级改造让老人们遛弯更舒坦了;家家户户打开水龙头流出的清水让生活用水更加安心了。

这些看在眼里的变化让踩畈村的群众齐心建设美好乡村的愿景也更加强烈了。

4.jpg

皮峥入户了解村民生活。通讯员 供图

三大举措谋发展

村庄美了,村民们的心也舒坦了。“走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产业搞起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目标非常明确。

皮峥介绍,目前,该村主要产业为黄桃种植、莲藕种植、鱼塘养殖等。为了将这些产业做大做强,他和村“两委”多次赴周边先进村组参观学习,联系业务,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为了支持种养殖业的平稳发展,该村还投资5万元扩建了项文政湾的储水塘。“我们要为种养殖户提前做好服务工作,不能让他们在旱季找水,雨季怕水。”皮峥说。

在下曾湾,已经种了60亩黄桃的许恢祥近几年来的发展已经给村民们“打了样”,想跟着他的步伐致富的村民已经开始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接触,计划加入共同做大黄桃种植产业。

关于村子的发展,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经过多次梳理:做大已有的种养殖产业,以带动脱贫户的就业,坚守防返贫的底线。同时,借“共同缔造”之机,打造沿港水榭长廊,发展农家乐,让来此休闲采摘的游客玩的开心、吃得放心。

2022年,该村村集体收入10万元。“‘共同缔造’凝聚了群众共识,这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对于整个踩畈村的发展前景,皮峥信心十足。他说,相信在干群同心戮力之下,踩畈村的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王焱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