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把我派到最需要的地方!”医疗博士演绎“连阳八百里”山海情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1日11:27 来源: 荆楚网

12月1凌晨1点,湖北阳新县人民医院。

在送走落日晚霞的最后一抹余晖后,梁径山一天的手术告一段落。

身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连一医”)派出的第6批援阳专家,他对阳新这片红色土地有别样的情愫——这是他继2021年之后,再回阳新进行医疗帮扶。

连云港——阳新县,两地两城,自新冠疫情开始,在连一医的倾情帮扶下,两地在医疗领域开展了深入而密切的交交融,上演了“连阳八百里”山海情。

微信图片_20231201101332.jpg

梁径山(中)查看脑CT。

阳新需要

连云港到阳新县,距离800公里。一个位于黄海之滨,一个位于幕阜山之脚。

一路向西,奔赴阳新!

2021年10月,连一医将选派一名神经外科医师支援阳新县人民医院。

得知消息后,梁径山立即就向组织和家人表达了援阳想法。

尽管家人有所不舍,但他决心已定,梁径山第一时间向递交了申请。他说,革命老区阳新县百万群众太需要好的医疗了,一定要把我派过去。

来到阳新县人民医院,梁径山被任命为神经外科业务主任。

在这里,他心里想的最多的就是尽快熟悉新环境,迅速投入帮扶工作中。

对他来说,沟通是一个不小挑战。“因为多数群众来医院看病问诊,讲的都是方言。”

在这里,他参加并指导神经外科急、危、重症和疑难病人的抢救处置工作,担负院内特殊病例和疑难病例的会诊任务,通过技术专长助力阳医诊疗技术提升,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微信图片_20231201101324.jpg

梁径山(左)正在查房。

现场教学

一些患者和家属得知梁径山是连云港派来的专家,他们看着梁径山的眼神更坚定了。

“患者的信任的需要,这就是我援阳的意义所在。”梁径山说。

11月21日,阳新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一位60岁危重颅脑损伤患者。病人入院时颅内有三个出血点,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术前,梁径山做好了充分准备,打消家属顾虑,敲定手术治疗方案。

三个部位需同时开刀,对医生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梁径山带领团队经过7个小时的竭力抢救,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手术结束,已是凌晨。

手术时,他详细讲解手术过程,手把手教学,努力让科室医生快速掌握手术技能;

微信图片_20231201102029.jpg

梁径山带领阳新神经外科医生手术。

教学查房时,他讲解每位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原则和实施具体治疗方案时的注意事项,使科室医生对诊疗行为更加规范;

他还积极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开拓大家分析病情的思路,提高对疑难病例的诊疗水平。

“援阳,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梁径山用自己的行动,回应了连云港对阳新县的郑重承诺。

修补“脑洞”

三个月前,50岁的董大姐因车祸重伤,在阳新县人民院行开颅手术,术中去除的颅骨骨瓣并没被当做医疗垃圾处理,而是被“精心”保存。

董大姐术后恢复良好,但颅骨缺损一直是患者和家属的一块“心病”。

因为颅骨缺损,脑部凹陷影响美观,且会导致脑组织摆动,压力不均,脑组织容易再次受损。

听说有连云港的专家坐诊,11月24日,董大姐再次来到医院。经过会诊,梁径山主决定为其开展自体颅骨回植术——用董大姐的颅骨骨瓣修补再植,“严丝合缝”的自体骨瓣减少排异反应与感染风险,患者在心理上也更能接受。

董大姐术后恢复良好,心里压力骤减,如释重负。

坐诊、查房、做手术,在医院,梁径山的日程满满,即使休息日,遇到危急重症患者,也随叫随到。

微信图片_20231201101317.jpg

作为顶尖神经外科专家,手术室是梁径山最重要的工作场地。

在他的带领下,阳新县神经外科医疗技术领域大步向前。

奔山赴海,八百相约。梁径山的援阳之旅正在继续。


策划:阳新县人民医院宣传统战科

文/图:程娅、柯强、田城

指导:阳新县卫生健康局

【责任编辑:王焱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