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 咸宁新闻 > 咸宁资讯

咸安区深化改革“出新招”,打造一流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1日08:07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铮 通讯员卢田中 吴天敏)12月19日,记者从咸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咸安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近年来持续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在深化改革上“出新招”、在优化流程上“下功夫”、在应用场景上“求实效”、在纾困解难上“求突破”,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一流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

深化改革“出新招”

据介绍,咸安区率先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登记改革,实现“从0到1”关键性突破,经验获自然资源部肯定,在全国复制推广。目前,已有北京等地25家单位来咸学习交流。

图片1_副本.jpg

同时,市区一体共同打造智慧咸宁时空大数据平台,推行土地全生命周期“一码管地”改革,健全完善多测合一与新型基础策划联动更新机制,推行“验收即登记”一事联办新举措,通过扫“码”智办,实现了土地首登“零资料、即时办”。

此外,深入推进“交房即办证”改革,咸安区将不动产登记业务从“网上办”向“掌上办”转变,业主领到钥匙的同时,就可在手机端线上完成房屋信息核验、纳税缴费、电子不动产权证书下载等业务,实现了商品房办证“加速度”。

截至目前,已为城区28个楼盘在交房现场发放了不动产权证9881本,“交房即办证”实现常态化。四是创新推出“七证同发”。对实行“标准地”出让的工业项目,推行“用地清单制”,按照“一张表单”,协同相关部门改“串联”为“并联”,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目前,全区已有 宗“标准地”实现了“七证同发”。

优化流程“下功夫”

咸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推动上线101类高频事项。深化“互联网+”改革,应用不动产网办大厅或“鄂汇办”APP网办程序,将更多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一网通办”“跨(省、市)域通办”。

同时,全面推行网上查询、网上申请、 网上审核,同步生成电子证照,其中商品房转移登记、预告预抵、信息查询等业务量实现了100%线上办。

当前,咸安区已实行登记“0”材料。通过平台受理,进行“扫码亮证”、获取集成信息,全面取消纸质不动产登记证书(证明),推广应用电子证书,实现了一般登记4小时、抵押登记2小时办结,不动产登记进入了“零收件”“无纸化”“不见面”时代。

图片3_副本.jpg

咸安区还提供“个性化+全流程”精准服务。深化“简易办”改革,坚持推行预约、延时、上门等便民服务常态化,为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提供“点对点”帮办,让服务更贴民心。截至目前,已开展延时服务及上门服务430余人次,群众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应用场景“求实效”

咸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正大力推行“一事联办”,全面推广二手房过户一件事(含水电气)“102”模式、推进二手房带押过户“一件事”、推动“涉农一件事”+不动产登记等先行示范区试点经验实现常态化开展。

其中,办理“带押过户”业务270笔;为农户免费邮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累计135本。该中心由主任带头,中层以上干部等参与“首席服务员”帮办代办活动,通过“一人受理、全程服务”方式,进行资料预审、跟踪督办等引导办理业务,解决好办事群众堵点问题。

此外,该中心还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咸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咸安区不动产中心全员主动当好‘店小二’,积极破解群众办事难题,真正实现群众“办不成的事”变成“办得成的事”,现已为群众办成了100余件实事。”

纾困解难“求突破”

据悉,咸安区已全面推行“票税分离+证缴分离”改革。自然资源部门联合税务部门针对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和涉房涉地信访积案出台解决方案,通过建立联办机制,多举措合力破解“办证难”。截至目前,已为历史遗留问题小区实现办证3453本。

图片2_副本.jpg

该区还出台《不动产宗地分割实施方案》探索登记政策,支持“1变N”工业用地分割登记。实施土地使用权预告登记制度,破解了企业用地难题。实现企业间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160”模式。对小微企业及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非住宅类)免收登记费,破解企业间抵押融资等登记难题,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引入遗产管理人制度办理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工作的指导意见》,创新引入遗产管理人制度,采取“简化不动产非公证继承手续”方式,方便了申请人办理继承登记。

“咸安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将继续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加强与职能部门间的合作,围绕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推出更多的便民利企服务新举措,助力咸安区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品牌。”咸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王焱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