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马骁)秋去冬来,暖似阳春。走进洪湖市小港管理区,条条笔直宽阔的公路四通八达,成为居民们的致富路。葱葱绿树拔地而起,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片片美景精彩纷呈,编织出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近年来,洪湖市小港管理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立足当地实际,群策群力、上下同心,加强党的建设、促进产业兴旺、提升城乡环境、答好民生答卷,各项工作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正奋力谱写着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多彩篇章。
小港管理区鸟瞰
环境为先 塑造生态建设新风貌
冬日的小港,似乎较洪湖其他乡镇场,显现出别样的气质。
日头正暖,金色的阳光播撒在大地上,排列路旁的行道树仍散发着绿色的生命力。离开省道,车辆驶入岔路,进入集镇,给人一种干净、整洁、有序的感觉,
道路中央矗立的门牌,“国家卫生镇”,这是小港人引以为傲,却又不断为之努力的结果。
生态优良、环境优美,新兴村庄、集镇掩映其间,这里被誉为洪湖岸边的“绿宝石”。
近年来,洪湖市小港管理区将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稳步结合,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绿色家园建设、禁渔禁捕。积极化解林农矛盾,做到路渠林塘舍和谐统一,打造秀美水乡田园风光。
在小港人对环境治理孜孜以求的努力下,小港管理区2013年元月荣获“湖北省卫生乡镇”称号,2017年通过“省级卫生乡镇复核”,2020年7月荣获“国家级卫生乡镇”称号。今年,小港管理区又被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局评为“省级森林城镇”。
全国卫生镇——小港管理区
年过七旬的刘大爷,在小港生活了将近20年,时隔多年,他仍记得自家房前屋后曾经的样子。“现在环境好了,自家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花草,环境跟以前真是天差地别。”刘大爷说。
环境的“净化”,带来的是居民心灵的净化。近年来,该区积极推进乡村治理,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和共同缔造活动,推广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探索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经验做法,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巩固提升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成果,弘扬农垦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管理区(农场)职工居民荣誉感、归属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旧貌换新颜,故土谱新篇。小港的绿色气质凸显,为洪湖这座城市增添一抹灵秀。
民生为要 牢记“一枝一叶总关情”
天下之大务,莫大于恤民。
当群众有烦恼,百姓有期待,政府应当站出来,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今年3月某天夜里,洪湖市新宏业食品有限公司上班的小王刚刚下班,走出厂区大门,行走在黑灯瞎火的省道旁,时不时开过的大货车,让他胆战心惊。由于夜间视线不佳,摸黑夜行让他苦不堪言,而他的同事们和周边居民也有这样的“烦恼”
小港变电站出口至蔡家河三岔路口4.8公里的路段长期处于无路灯状态,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接到洪湖市新宏业食品有限公司等沿线企业反映后,小港管理区积极同洪湖市住建部门对接,科学拟定建设方案,统筹协调道路亮化施工。
近日,省道仙洪公路蔡家河至小港段路灯改迁工程顺利完工,250盏太阳能发电路灯照亮了沿线交通及沿线企业数千名员工的回家路。
“路灯亮了,下班再也不用摸黑走路了,证明政府是想着我们这些老百姓的。”小王说,路灯通电使用后后,同事们和沿线居民都交口称赞。
“小路灯”利民利企,照亮的不仅是道路,更照亮了群众与政府间的“心路”。
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小事入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让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群众要生产,农业要灌溉。小港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的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和影响该区现代农业发展,阻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
改造经东、经西两座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的泵站,是小港百姓的多年心愿。
在管理区党委、政府的悉心推动下,2022年,下内荆河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项目得到省发改委批复,改造经东、经西泵站囊括其中,困扰和制约小港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即将得到解决。
让百姓与为政者心手相连,荡涤“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
产业为本 培育镇域发展新动能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底色”。
刚刚过去的夏天,小龙虾依旧炙手可热,几乎成为许多老百姓夏季饮食的必备。而眼下,正是河蟹上市的好时节。
作为全国水产第一县市,中国名蟹第一市的洪湖,可以说,水产是洪湖经济的强项,也是小港管理区的强项。
在这点上,小港有一个鲜明目标,那就是打造成为洪湖的“虾蟹”特色小镇,打造成为高标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区。
得益于管理区境内池塘星罗棋布、沟渠纵横,水系发达,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厚,小港管理区水产养殖面积2.7万亩,虾蟹养殖面积2.6万亩,地处环洪湖20万亩虾蟹养殖片核心示范区,一直以来,小龙虾、河蟹是该区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
新宏业小龙虾加工生产线
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小龙虾)、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宏业食品公司),多个金字招牌落户小港管理区。
产业要发展,生态更要保护。
近年来,管理区立足水产资源,围绕虾蟹产业争资引项,重点实施了国土整治、小龙虾基地建设等项目夯实产业基础设施。去年,该区争取投资1817万元,顺利实施了洋圻湖万亩集中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达标治理项目,有效提高了养殖尾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控制了污染排放和污染负荷,保障了项目区生产用水安全,每年池塘增收2000元,实现项目区域“水清、产稳、景美”。
今年,该区正在申报实施集中连片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储备项目,全面提升水产业生产能力,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提高水产养殖生态化、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构建水产发展新格局。
“决定党的事业和发展的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小港管理区党委书记、主任(场长)陈雷表示,今年来,全区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力正风肃纪,努力打造成为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队伍。
奋楫扬帆,才能引领潮流之先;干字当头,才能打开机遇之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小港管理区将鼓足“登高望远”的心气,发扬“敢为人先”的豪气,拿出“敢闯新路”的胆气,保持“快干实干”的锐气,真抓实干,勇于争先,为革命老区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