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杜川 严阁)无影灯下,助手递给医生手术器械,医生额头上冒着豆大的汗珠……这是人们印象中的手术场景。然而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的画面有可能是这样的——手术台前,是手术机器人精准地完成各种操作;控制台上,则由医生操作系统向机械臂发出复杂指令,“遥控”指挥。
自2023年12月15日,3台手术机器人(2台腔镜手术机器人、1台骨科手术机器人)在荆州一医“上岗”以来,陆续在该院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骨科等学科实现了精准医疗上一个新的突破。不仅填补了荆州市手术机器人的空白,更推动着全市医疗卫生领域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更好地满足了大众健康需要。
开展机器人手术 聚焦“0到1”的突破
探取、分割、缝合……在10倍高清立体放大的视野之中,一场“机械与人类的共舞”正在上演。4只灵巧的大机械臂,在荆州一医肝胆胰外科主任鲁号锋的精准操控下,十分轻巧灵活。这是该科正运用最新的手术机器人系统为患者实施远端胰腺切除手术。
有别于传统手术,鲁号锋坐在2米开外的控制台内,操作机器人灵动的“手”从患者腹部小孔探入。依靠540°任意翻转的灵活机械及震颤过滤等技术,精准避开周围的重要器官,精细地分离胰腺周围重要血管,操作精准、创伤小等优点在这台手术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鲁号锋说,从完成第一例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到开展外科十余类涉及切除和重建的复杂高难度术式;从腔镜机器人到骨科机器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也在不断升级;从微创医学到“精准智能”医学,机器人手术正让“疑难杂症”在荆州一医变得“常规”。
作为一家综合性三甲公立医院,荆州一医在视野、理念、技术等方面保持先进性,始终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和服务作为医院奋斗目标。随着不断完善涉及外科、麻醉、护理的规范化培训和团队建设,越来越多的学科逐渐完成突破性的机器人手术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医院各学科对精准微创和个性化治疗理念的研究热情。
同时,荆州市手术机器人操作培训基地也落户荆州一医,基地将为全市培养更多的机器人手术医生,进而带动荆州精准医学、微创医学以及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为健康荆州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科技赋能未来 创新驱动发展
落户全市首台PET-CT、启用全市首台手术机器人……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为理念,近年来,荆州一医坚持让创新在医院发展中站“C位”,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医院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医疗新技术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围绕“最大限度令患者受益”,荆州一医全力促进优势专业的“培优产新”,每年扶持多项突破性新技术新项目,加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创建力度。新技术持续创新和应用,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便捷性和幸福指数。
为什么能够持续开展高质量的新技术、新项目?“筑巢引凤,人才兴院。”荆州一医的答案清晰明了。
荆州一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利用“招硕引博”平台引进人才,并为他们提供发展机会。为了加强后备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医院还实施中青年人才专项支持计划和培优计划,每年定向培养和重点扶持一批有潜力的中青年骨干。
明确发展方向,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鼓励临床创新、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新技术应用……一个个新脚步正着力打通“医教研产”一体化新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荆州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的坚强后盾,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将优质,高效的医疗技术应用到临床,服务患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荆州一医党委书记李茂坤表示,医院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动能,为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