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铮 通讯员龙玲 曾冰)1月24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下发通知,公布了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赤壁市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功创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自此,赤壁市又收获了一枚沉甸甸的“金字招牌”。
据悉,赤壁市于2020年启动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2021年4月正式取得创建资格。
两年来,赤壁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动谋划、担当作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阵地升级、丰富公共文化供给形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完善公共文化制度建设,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呈现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2023年10月,省文旅厅组织专家评审对省级示范区进行实地验收。12月,赤壁市相关创建成员单位赴省文旅厅参加示范区创建集中答辩。最终赤壁市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验收,为两年多来的创建工作圆满画上句号。
目前,赤壁市已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设施全面提升。市群众艺术馆、市图书馆均为国家级“一级馆”,市博物馆获评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建黄盖湖镇文化站,改造提升车埠、余家桥、赵李桥、神山、柳山湖等乡镇文化站。
同时,赤壁市“‘派出制’+‘驻站制’,探索总分馆人员建设新路径”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赤壁市赵李桥镇“复兴万里茶道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
此外,赤壁市文艺创作精彩纷呈。楚剧小戏《茶廉道》在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中获“优秀剧目”奖,另有《竹玲珑》《交接》等多个文艺作品荣获省级以上荣誉。
记者了解到,赤壁市本次创建惠及全民,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遍地开花,公共文化服务从“云端”到“指尖”,更便捷、更丰富、更“对味”。去图书馆阅读学习,去群艺馆观演学艺,去博物馆看展打卡,日渐成为市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在赤壁,“非遗热”“考古热”蔚然成风,国潮风成为市民的新时尚;广场舞展演、乡村“村晚”等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赤壁脚盆鼓全民普及推广”“暑期公益文体培训”等系列活动方兴未艾,引领市民休闲文化生活新趋势……
“站在新起点,赤壁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为赤壁市‘冲刺全国百强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建设共同富裕市’贡献文旅力量!”赤壁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