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10日讯(记者熊丽)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受节日效应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3%,连续两个月上涨;受上年同期春节错月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同比下降0.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3%,涨幅与近10年同期平均水平相当;同比上涨0.4%,保持温和上涨。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张学武分析,1月份国内多地发生雨雪冰冻天气,加上临近春节,鲜菜、水产品价格有所上涨,猪肉价格企稳,食品价格环比小幅上升。国际油价先升后降,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环比小幅下降1%左右。春运开启,在外务工人员返乡、旅游出行增加、节前服务需求增多,机票、旅游及家政等服务价格出现上涨。
从同比看,CPI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上年春节位于1月份,加之同期疫情防控转段后消费需求增加,导致上年对比基数较高所致。”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CPI环比连续两个月上涨,说明居民消费价格延续了稳步缓和的态势,社会有效需求保持温和复苏势头。
1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部分行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同比下降,但降幅均收窄。从环比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从同比看,PPI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张学武表示,从环比看,1月份春节临近,部分项目施工和生产活动步入淡季,工业产品价格小幅下行。从同比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回落,在输入性因素影响下,国内PPI同比下降。受外部需求增长放缓影响,电气机械、通信电子等出口相关行业价格不同程度下降,影响PPI下降0.6个百分点。
庞溟认为,短期内CPI还有可能在低位波动,但在宏观政策提质、扩量、增效、协同的背景下,随着经济动能和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持续恢复改善,从全年来看CPI将温和回升,PPI由负转正的路径较为明晰。从中期来看,通胀中枢将在波动中逐步修复,回归至常态水平。(经济日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