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杜川 严阁)“医生,这么小的宝宝,体重只有1千克,能输液吗,怎么扎针呀,宝宝受得了吗?”
“放心,我们有更好的办法,马上实施脐静脉置管,给宝宝开辟生命通道!”
近日,1名胎龄只有27周、体重仅1千克的急危重症早产儿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出生。在该院新生儿科、超声科等多学科协作下,通过精准定位,脐静脉精准置管,为救治“手掌宝宝”迅速打开一条生命通道。
据了解,仅今年春节期间,荆州一医新生儿科就为4名危重早产儿成功开展脐静脉置管术,目前患儿均病情稳定。
这名“手掌宝宝”刚出生时,呼吸窘迫,各个器官发育很不完善,急需药物治疗及营养支持。
静脉通道输液是保证救治成功的重要途径。可是,这么小的宝宝,胳膊只有成人手指粗,血管细,静脉穿刺难度大。为确保患儿的营养需求和减轻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荆州一医新生儿科医生吴婷婷在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立即实施脐静脉置管术。
当天,新生儿科脐静脉置管组2名护士张倩和彭亚妮,接到紧急通知后,立即取消春节休假,赶回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为患儿进行脐静脉置管术。
“导管再后退一点点,再试着前进一点点……”为了导管末端能够准确到达位置,医护人员与超声科医师共同协作,利用床边超声显影技术进行精准定位。
“插入导管深度为7.8厘米,位置正确,回血正常,做好固定。”在医护技的紧密配合下,患儿的脐静脉置管定位一次性成功。
吴婷婷介绍,对于此类极低体重的超早产儿,需要立即给予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通过留置针输液,由于宝宝皮肤薄嫩,血管更细,外周穿刺难度较大,很多抢救药物对血管刺激大,并且只能保留3天、易脱落,发生渗漏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而脐静脉置管可保留7-10天,不易脱落、堵塞,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宝宝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反复外周穿刺的感染风险。脐静脉置管后,患儿所需的各种营养以及药物治疗,均从这一通道进入。脐静脉留置时间到了,宝宝仍需继续治疗,还可选择留置时间长达数月的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从而满足患儿的后续治疗需求。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为胎龄小、体重轻、发育极度不成熟的早产儿提供了强有力的救治保障,是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危重新生儿的核心技术之一。荆州一医新生儿科作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荆州市新生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荆州市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能力处于本区域领先地位,该项业务已成功开展数年,为危重症新生儿的救治提供更大的保障,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