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赴蔬菜大棚铲雪除冰。通讯员 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童)3月1日清晨,家住在大冶市大箕铺镇曹家晚村下角湾的袁冬桂拿着笤帚忙着打扫鄂东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周边卫生,这一扫就是好几年。
在下角湾,她不仅是义务“清洁员”还是湾组里的“大喇叭”,更是湾组里的“舞蹈家”呢!只要村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总有她的身影,湾里人总笑着喊她“闲不住”。
“你为啥总是闲不住?”袁冬桂总是笑呵呵地说:“人总要做点事呀!事情做多了,我幸福感就更强了!”
雷锋的“幸福感”,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心甘情愿”
最近,大箕铺镇的志愿者们有了新的标准动作,一个个志愿者手拉绳索,双脚踩雪弹跳,在近六米高的蔬菜大棚顶端感受别样“滑雪”。随着志愿者们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大棚顶上的积雪纷纷滑落。
2月底,受冻雨天气影响,大箕铺镇农业主体影响较大,设施大棚损毁476个,面积800余亩。
为了减少群众的财产损失,该镇城建办、消防、志愿者等400余人赴蔬菜大棚铲雪除冰、抢收蔬菜;城建队员PVC水管敲打棚顶除雪,并在棚顶架设攀缘绳采用速滑脚踏等方式,成功完成了近千亩大棚的铲冰除雪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冻雨暴雪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
这份“甘心情愿”,赤诚满怀获得了农户们和群众的频频点赞,“雷锋精神”在这里有了新的演绎。
雷锋的“幸福感”,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日前,在大箕铺镇“开学第一课——‘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现场,学生们又看到熟悉的曹祥继老师,开心地叫道“曹爷爷、曹爷爷,我们又见面啦!”
69岁的曹祥继是一名退休老教师、老党员。退休后,他退休不褪色,当起了红色故事宣讲员,不仅每天坚持学习大箕红色文化,还撰写了学习笔记。
每当有游客、学生来到曹家晚,他总会积极参与红色故事宣讲。用曹祥继的话说,身为宣讲员,首先自己得把本土红色文化学懂、弄通、悟透,然后再把它整理成乡亲们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于是,每次宣讲前,曹祥继都会认真收集材料,结合学生、游客生活实际以及相关政策备好功课,经常累得腰酸背痛,但他乐此不疲。
自2021年曹家晚村作为全国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以来,曹祥继参与各类宣讲活动达百余场,接待学生、游客上万余人。宣讲的同时他还不忘参与湾组建设,积极加入湾组理事会,带头“啃骨头”,深入群众家中动员拆旱厕、筹工筹劳,常态化组织群众开展卫生清洁活动。
每当有人问他,“曹老师,退休了在家好好享受天伦之乐,不好吗?”
他总笑着说:“退休不能褪色啊!”
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无限的“为人民服务”——这是雷锋的幸福感,更是大箕铺镇万千“曹老师”的幸福感。
分拣、打包蔬菜。通讯员 供图
雷锋的“幸福感”,是“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3月1日,凌晨三点,乐禾食品有限公司厂区灯火通明,一片火热。70余名来自大箕铺镇各村(社区)的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分拣、打包、装车配送蔬菜,每日近30余吨蔬菜、米面油等食物从这里配送至全市各学校。
“我们每天晚上十点上班,工作到次日九点,八点半之前所有的食物就已经配送至各学校。”工人曹志中自豪地介绍道。
据悉,大冶乐苗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专业化、规模化、多样化食品物流配送中心,为了让学生们吃得新鲜、安心,工人们都每日凌晨作业,每一次平稳配送的背后,都凝聚了各环节工人的努力和配合。
“每当想到,通过我们的努力保障了近十万师生的用餐,就觉得每个日日夜夜的工作非常值得。”凌晨五点,忙碌了七小时后的曹志中看着发出的配送车说道。
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乐禾的工人们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保障了近十万名师生的食品安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