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省直资讯

向“存量”要空间 让“寸土”生“寸金”——十堰市深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5日11:15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纪枫波、杨占鳌)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十堰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越来越大的发展需求和有限的开发空间,十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大力实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工程,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大力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全力推动城市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品质持续提升、生态功能日益增强。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土地要优先供给好的项目。

茅箭区是十堰政治、经济、商贸及文化教育中心。该区采取产业集聚、配套共享、盘活存量、挖潜增量,让土地再焕新能。

胡家工业园位于茅箭区东城开发区,规划用地1500亩的园区建成时招商入驻企业仅3家,且配套设施不完善。该区探索实施“园区服务用房集中配建”,由政府主导建设综合管理用房和配套设施6.5万平方米。集中配建不仅实现土地高效利用,而且降低了企业投入成本。目前,园区已招商入驻企业近20家。

虽有“千里房县”之称,房县也面临日益突出的工业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可供量的矛盾。对此,房县成立工作专班,坚持精准报批、精准供地管理,盘活存量,建立健全“亩产论英雄”工作体系,将园区规划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引导项目向园区集聚,实行“一张图”管理。对于新供工业项目,房县在园区内推广多层厂房建设,提高工业园区综合容积率。

2023年,十堰市一方面围绕“优布局”抓规划引领,聚焦重点片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东部产业新城国土空间规划、郧阳一江两岸城市设计、武当新区总体城市设计、宝丰片区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等片区规划编制工作。另一方面,围绕“高质量”抓转型升级。实施“亩产论英雄”综合绩效考核,增加工业项目“2.0 增容”行动考核内容,严格对标抓考核和成果应用。此外,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核查,一地一策消化处置。2023年,全市消化批而未供土地 19000 亩,处置闲置土地3500亩,完成率均达到 100%。茅箭区、房县创建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回眸2023,十堰热度最高、反响最大的民生工程是什么?相信市民都会给出共同的答案:健康步道。根据市城控步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统计:截至3月5日,共有 1320703人(次)进入健康步道。健康步道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市民绿色福利、城市文明高地。

“山体健康步道成为‘网红’,最重要的原因是实现了山与水、城市与自然巧妙融合,满足了市民健康锻炼、休闲的美好生活需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赵宁介绍,在编制出台《十堰市中心城区健康步道规划》时,始终坚持保护自然生态的原则,宜桥则桥、宜隧则隧、宜路则路,最大限度地减少开挖山体和对自然植被的破坏。线路设计上,改变以往“走山脊线”的做法,因地制宜建设高架步道、小支墩步道、贴地段步道、人行隧道,让健康步道无障碍、易通达、高颜值、智慧化。

从十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2023年,十堰围绕“提品质”抓功能完善。一方面,主动服务重点项目规划编制,积极推进百二河“一河两岸”片区开发建设规划、“三合—”片区开发建设规划、中央商务区片区开发建设规划、高铁东站至高速东出口亮化工程规划等重点项目规划编制;另一方面,聚焦宜居性修订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规定,研究新建住宅居住高品质建设标准,在道路规划中统筹健身绿道、骑行车道、登山步道等生态慢行系统建设,探索利用城市闲置地、边角地、废弃地“见缝插绿”,规划建设“口袋公园”,规划完成山体健康步道、北京路立交桥人行天桥等一批深受市民赞誉的民生项目。


【责任编辑: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