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汉江分公司

荆州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彭婕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2日10:30 来源:

一双“慧眼”精准地揪出危害人体健康的“元凶”,在成千上万张黑白图像中剥丝抽茧……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彭婕,“影”察秋毫,黑白寻光。以影像还原真实,探索疾病的真相,为临床治疗、手术建立“指向标”。

阅片无数 练就火眼金睛

“通过影像技术,看清原来看不清的、看不见的东西,我们可以说是临床科室医生的‘眼睛’。”

彭婕介绍,影像医生通过分析大量图像,结合数据和临床资料,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影像学异常,实现疾病的快速诊断和精准评估。

“患者有没有异常,疾病在哪里,是否是肿瘤,这些基本的情况最后都要体现在报告上。”彭婕表示,人体解剖结构复杂,各种疾病的影像表现也千变万化,因此影像科医生需要掌握的医学知识一点不亚于临床医生。

彭婕在德国橡山医院放射科学习

彭婕记得,在为一名胸痛的老年患者审核影像时,总觉得“不大对劲”。“CT显示肺部没有病灶,可患者却胸部疼痛难忍。”于是建议再做针对性检查,最后发现患者原来是胸骨骨折。

“每一份报告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不能有丝毫懈怠。”工作中,她建立了一套以专业团队为核心,责任到人的工作模式,按时给病人发阅诊断报告,做到灵活掌握“急诊急发”的诊断理念,全方位满足病人的需求。

彭婕(前排左三)带领放射科团队参加读片会

彭婕是检查报告的最后一道“防线”,负责科室报告审签,还承担着医院疑难病例会诊工作及消化道肿瘤MDT、肝癌MDT、门静脉高压MDT、泌尿系肿瘤MDT的影像会诊专家。

但不论再忙,她都会认真查看每一份报告。

严谨的态度、高超的诊断技术、多年的从业经验,让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每年彭婕签审报告约25000份,最多一天签审报告达300余份。

长期坐在电脑前阅片,她的眼睛和肩膀都落下了职业病,但彭婕并不后悔,她始终认为,病人才是一切。

影像上“云” 医疗服务到基层

“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以前患者辗转奔波,现在隔空诊断。”一份份影像资料从基层医院传至远程影像中心电脑屏幕前,彭婕与团队成员们正端坐着阅片,远程为基层医院提供诊断、会诊服务。

为了解决基层医院影像诊断资源短缺的困难,彭婕搭建“云眼诊疗联盟”,通过“云眼”远程影像诊断平台,为基层医院提供疑难影像诊断专业支撑,将优质医疗资源从“云端”送到“眼前”。

患者赵先生因尿血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做增强CT,可以通过荆州一医远程影像诊断平台将影像资料传输给专家,彭婕阅片后,诊断患者为膀胱癌,立即上报医院,开通转诊绿色通道,患者得以迅速入院。

从突发疾病到明确诊断、手术根治、快速康复、转回基层医院……不到10天时间,患者重获新生。

“患者即使是在乡镇卫生院,也可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不用舍近求远。”彭婕介绍,通过医改“智慧医疗”新思维,在“云眼”联盟的基础上,扩建远程医学影像联盟。截至目前,已有荆州中心城区及监利、江陵等地30余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远程医学影像联盟。

“尽管可以实现远程诊断,但最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彭婕认为,帮扶基层医疗机构,最重要的是培养出影像学人才。

彭婕在基层卫生院指导CT扫描

她定期到联盟单位巡视和讲座,为联盟单位医生授课,进行技术指导,实地协助基层医院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带领团队每天坚持为基层医疗机构远程阅片100余份,最高每日超负荷完成阅片总数2500余份。

履职为民 参政议政助医改

作为荆州市第六届政协委员,彭婕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守护人民健康,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在参政议政助力医改中的专业优势和影响力。

在日常工作、支援基层、授课教研等繁重的工作间隙,彭婕开始把所见所思整理成提案和建议。

为推动和实现荆州市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方便群众就医,她在2022年提交提案《关于推行云胶片实现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积极答复推进。这些年,她持续关注医改话题,更是从医、教、研,医学常识科普等多方面努力,充分发挥医疗行业协会、学会等组织的作用,搭建医务人员参政议政助医改的平台。

彭婕参加培训(左五)

唯有深深体会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才可能生发出热爱,从而科学分配时间与精力,用好政协这个平台,建睿智言、献务实策。彭婕也多次获得荆州市农工党优秀党员称号。

攻艰难,甘奉献,择一事,终一生。

彭婕以“硬实力”交出了优秀答卷,受到业内同行的一致认可。多次获得卫生系统“十佳医生”荣誉称号及医院劳动竞赛“金牛杯”奖,2022年获得医院“抗疫先锋”称号。

十几年的砥砺前行,她时刻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在无数射线交错之间坚定地追求真理,做群众“生命光彩”的守护者。

出品:荆楚网荆州编辑中心 荆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合出品

记者:喻昭阳 张戈

【责任编辑:左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