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汉江分公司

荆州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张于凤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7日09:44 来源:

“宝贝你今天表现太好了”“进步可不是一般大呀”“哎呀,来跟我击个掌”……在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诊室里,张于凤化身为亲切的“张妈妈”,和孩子打成一片。在与孩子的交流和互动中,张于凤则通过观察默默的完成了对孩子的看诊。

从医17年,荆州市妇幼保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的张于凤,接诊时温声细语,做事缜密细心,让家长和患儿都能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张于凤与孩子交流互动

勇担重任,使命在肩

张于凤2005年大学毕业,来到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当时医院的儿童干预业务才刚刚起步,儿童康复科处于草创阶段:人员两名、治疗室一间,条件简陋。

这个条件下,张于凤接诊了第一位脑瘫患儿。“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还不能站立,甚至连爬都成问题。”。张于凤手把手给患儿按摩,扶着孩子一点一点的学习爬行,跪在地上给孩子练习站立行走,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常常半天站不起来。经过坚持不懈的两年治疗后,孩子终于能够正常的学习生活,她觉得任何辛苦都是值得的。

医疗技术能力落后,是科室创建之初最大的困难。2009年她前往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山医院)进修学习,掌握了准确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的能力,开创了荆州市医疗保健机构儿童康复工作先河。

接下来几年,她马不停蹄地去各大医院去参观学习,参加各类培训班进修班,邀请专家来指导、讲座。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不断摸索,科室在医院的正确引导下,于2017年成功创建成为第三批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

现在,儿童早期发展基地拥有40多位康复医师、康复护士,年门诊量15000人次,每天可接纳150余名患儿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张于凤在对患儿进行电话回访

仁医仁术,守护健康

“张医生,治疗以后是不是就能恢复正常了?”

“张医生,我什么时候可以像别的小朋友一样跑起来?”

……

每当听见这些话语,张于凤就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都说儿科工作难做,儿童康复更是不容易。

普通孩子能轻易做到的抬头、翻身、坐位、爬行、站立、行走,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需要训练成百上千次,康复过程中,孩子还会因抗拒训练发出的哭闹声。

不少患儿病情重,费用较高,再加上治疗周期长、见效慢,儿童康复这个过程对于家长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面对患者偶尔的不理解,她换位思考,耐心交流,将“冷冰冰的”专业术语转换为一声声暖心问候。

有仁术,有仁心,是这位科室主任给患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张于凤对孩子亲切看诊

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张于凤主动牵头与医保部门联系,积极争取政策;一双康复患儿穿过旧矫形鞋,张于凤会细心地收起来,调整后给贫困家庭患儿使用;为了让初诊患儿能够及时接受后期治疗,坚持和患儿家属进行了3个月电话沟通;科室业务用房紧张,张于凤动员工作人员把休息室腾出来收治患儿......

惟其艰难,更显初心。

如今,科室已成为全市唯一一家脑型瘫痪及自闭症新农合门诊补偿定点救治医院,0—6岁儿童脑瘫(含中枢协调障碍)及儿童孤独症费用可报销70%。成功获评成为“脑瘫、孤独症”医保定点康复机构,将患儿的康复治疗纳入门诊的慢病治疗报销。

张于凤在查看患儿的病历资料

“我很喜欢孩子,他们的笑容是儿保科独有的幸福感。”虽然压在身上的工作任务繁重,但她坚持下来了,这一坚持就是十七年。

始终牢记医者初心,肩负医者使命。这让张于凤在儿保科和儿童康复的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了渴求新生的特殊患儿家庭的“守护者”。

出品:荆楚网荆州编辑中心 荆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记者:喻昭阳 张戈

【责任编辑:左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