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汉江分公司

荆州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刘锐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9日11:54 来源:

他握住的,是别人不愿握的手;他面对的,是别人不敢面对的风险。

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刘锐,从事传染性疾病控制工作30余年,带领他的团队为因“艾”绝望的患者托起“生”的希望。

温情的医生,与“艾”同行  

“身体有不适一定要告诉我!”“配合治疗你一定会好起来,不要有太多心理负担!”每天,这样的对话都会在刘锐和艾滋病患者之间上演。在谈话室对患者当面告知病情,随后他承担起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双重角色。

刘锐从2006年参加艾滋病防治工作。在那个谈“艾”色变的年代,人们对艾滋病的了解少之甚少,对艾滋病的认知只有两个字——恐惧。“当得知我要去做艾滋病防治工作,很多人都觉得我太不幸了。”

“那个时候,是很难的,工作上无现成经验可供借鉴、随时面临职业暴露风险、感染人员管理难度大,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从面对一张张无助、绝望的表情感到力不从心,到今天成为艾滋病人最信任的朋友,刘锐花了十七年时间。

时至今日,他接触的患者超过千例,依旧记得第一次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经历。

“那是一名20多岁的女子,因婚检而进行HIV检验,结果样本显示为阳性,当场情绪就崩溃了。”纵使已拥有多年传染病防治工作经验,他也不禁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不要怕,有我们在!”冷静下来以后,刘锐一边安慰着痛苦的病人,一边动员她服药治疗。目前,这位感染者已经彻底摆脱了悲观情绪,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气,步入了正常的生活。

“后来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对这项工作,我也越来越有信心了。”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他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感染者及其家属接触,有时是同事,有时是同学,有时是亲戚。

“我们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

纯粹的卫士,为“艾”奉献  

一个拥抱、一次拍肩,传递着关怀与温暖……面对艾滋病感染者,刘锐像朋友一样对待他们。“有时候内心的孤独与绝望比艾滋病本身更可怕 。”

一名22岁的男性患者,在住院中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由于接受不了患病现实,断绝了所有联系,拒绝接受治疗。

“失联不仅代表他们放弃了对生的希望,也可能为艾滋病传播埋下种子。”刘锐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找到他,说服他接受治疗、别放弃。

这一找,就是两年。一个大年初五的晚上,刘锐发现病人家里亮着灯,便以患者同事的身份上门拜访。在患者母亲的帮助下,真诚沟通了1个多小时后,最终取得了患者的信任,同意开展抗病毒治疗。

“我是噩耗的告知者,眼见患者的痛楚,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异常煎熬的事情。”刘锐说。患者在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之后,往往会产生恐惧、抑郁、轻生、自卑等不良倾向,有的人甚至情绪几近崩溃,这个时候,要在短时间内给予他们安抚和及时的心理疏导。

刘锐手机24小时为病人开机,半夜、凌晨接到患者的电话时,他都会认真倾听患者的病情反馈、诉求和宣泄,耐心的进行解答和安抚,同时也对他们的秘密守口如瓶。

刘锐在大学校园开展防艾咨询活动

很多人不理解他,白天工作,晚上还要工作,被问到为什么坚持?“很简单,坚持是因为能感受到病人的需要。”他说。

卓越的行者,替“艾”奔走

除了日常与艾滋病做“斗争”,在我省历经重大传染病诸如“非典”、“新冠肺炎”等疾病流行时刘锐也始终奋战在第一线。

在新冠肺炎防治期间,刘锐作为流调队员,深入疫情现场访谈病例,和团队一起完成流调、撰写审核流调报告两百余份。为保障艾滋病人抗病毒治疗药品的供给,采取各种手段安排寄药、借药,有时还亲自送药上门,没有发生1例艾滋病病人断药情况。

远艾始于心,防艾践于行,宣传必先行。

刘锐和他的团队坚持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科普宣传活动,乡村、学校、企业都留下过他的身影。为了更好地对高危人群开展干预检测,他和团队深入酒吧和KTV等娱乐场所,开展健康教育、检测和免费咨询。

刘锐在企业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册

“一开始遭人白眼,被嫌弃,现在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也深切感到社会大众对艾滋病群体态度的转变。”刘锐说,如今很多社会力量参与防艾事业,给感染者更多支持,这让他感觉很欣慰。

多年辛勤的付出换来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在刘锐的带领下,荆州市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荣获了“全国艾滋病防治先进示范区”、“湖北省艾滋病防治先进示范区”、“湖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先进集体”、“荆州市艾滋病防治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刘锐参加艾滋病示范区宣传教育工作座谈会

荣誉背后,不忘初心。“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这就是我们疾控人员的初心和使命。”刘锐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艾防事业,用大爱践行医者誓言。

出品:荆楚网荆州编辑中心 荆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记者:喻昭阳 张戈

【责任编辑:左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