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郧西大梁发现泥盆纪珊瑚化石 总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3日08:56 来源: 十堰晚报

■记者 朱江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讯3月下旬,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对郧西县西北部的槐树、关防、湖北口等地开展重要化石层调查,惊奇地发现了丰富典型的泥盆纪珊瑚化石,为佐证秦岭山脉曾发生海陆变迁事件提供了重要科学实物证据。

湖北省古生物化石专委会委员、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古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赵璧表示,本次在郧西调查发现的珊瑚化石主要赋存在泥盆纪中到晚期的粉晶、细晶灰岩海相地层中(距今大约4.0亿年至3.6亿年)。珊瑚类型十分多样,初步观察鉴定有弯孔珊瑚、阿莱珊瑚、中华分珊瑚、切珊瑚、蜂巢珊瑚、似沟孔珊瑚、通孔珊瑚、顶饰珊瑚等十余种。

赵璧说:“郧西泥盆纪珊瑚化石以复体珊瑚类型占主导,珊瑚化石赋存区面积广大,东至三岔河,北至金盆梁,西至湖北关,南至虎头岩,逾300平方公里,在空间上环绕南秦岭重要古地理区——镇安—郧西大梁古生代浅海盆地的东侧,展示出大面积古海洋生物礁建造特点。”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和最著名的海洋造礁生物之一。泥盆纪是地球历史重要时期,距今4.19亿年至3.59亿年,也是地史上最重要的珊瑚造礁期。

“因此,泥盆纪珊瑚化石对探讨全球古地理、古气候、古海洋生态系统演化和海洋珊瑚礁及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其研究工作也长期在世界各国的地质学界、古生物学界、环境保护学界备受重视,已出现许多创新性认识成果,譬如,通过研究泥盆纪珊瑚的生长纹,有学者发现当时每年长达400多天。”赵璧介绍说,本次郧西珊瑚化石的规模发现,不仅证明巍峨的秦岭在形成山脉前,曾被大片海水所淹没,更指示这里也曾是古珊瑚在浅海大规模造礁的重要区域。可以说,郧西县西北部山区在3.5亿年前曾是一片“远古的大堡礁”。

“郧西珍贵的珊瑚化石,见证了秦岭沧海桑田,为学界研究秦岭起源和演化奥秘,及探讨泥盆纪相关重大地球科学问题提供新的材料和线索。”赵璧介绍。珊瑚化石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重要的科教资源;珊瑚化石资源丰富,生物细节精美,具有独特美感,是观赏石界的经典石种之一,可以作为本地特色观赏石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开发。“本次调查发现的珊瑚化石点都位于郧西大梁,郧西大梁是秦岭重要组成部分,其东西横亘湖北、陕西两省之间,全长60公里,是两省地理、气候的分界线。”

一块石头横截面上数种珊瑚化石。

通孔珊瑚

【责任编辑:郑傲兰】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