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中国科学院林惠民院士来堰与高中生面对面 校园秒变“追星”场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2日09:44 来源: 十堰日报

记者张贞林党立杰宋雅璐通讯员李燚飞高方平李平钱红生

“林院士很和蔼,他耐心为我讲解并鼓励我以后对 AI进行深度研究,这对我的鼓舞非常大。”昨日,十堰市一中高二(19)班施辰阳同学谈起与中国科学院林惠民院士面对面交流、签名的经历,一脸兴奋地说。

原来,3月26日至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惠民受邀来到十堰市一中、郧阳中学,与两校高一高二学生近距离交流,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奋斗历程、科研精神、家国情怀。

作为一位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家,林惠民院士的科研生涯开始得较晚。直到30岁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年,他还在福州八一磷肥厂当铣工,对计算机的全部了解限于报刊上的科普。1999年,林惠民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并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如今,70多岁的他仍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进行着新的求索。

“听说林院士要来学校作报告,向来对 AI感兴趣的我便早早坐在第一排等候。可是,看到入场的是一位老爷爷就有些担忧,会不会讲得高深莫测听不懂,但疑虑很快被打消。”施辰阳回忆说。

讲座中,林惠民院士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将计算机知识与新颖的概念相结合,介绍了计算和智能的发展历程以及为人们生活所提供的便捷。他从计算、智能两个板块一一阐述,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们阐释计算的概念,并介绍了吴方俊等数学家的伟大发现,进而科普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

记者了解到,林惠民院士在十堰市一中、郧阳中学的讲座场场爆满。

“尽管时间还未到,能容纳2000余人的大礼堂早已寂静无声,大家或坐或站,静静的注视着讲台,等待着院士的到来。”郧阳中学高二(3)班荣席哲同学这样写道,院士风趣生动的演讲,为我们徐徐打开了高深莫测的科学大门,“直到太阳下山,大家听得仍意犹未尽。”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兴未艾,这项科学技术是年轻人的事业,未来寄托在年轻人身上,同学们,加油!”林惠民院士勉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勇攀科学高峰,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本领。

讲座结束后,荣席哲和同学们争先恐后与院士面对面交流、合影、签名留念,过了一把追逐科技“明星”瘾。

“我和同学们带着纸和笔将林院士团团围住请他签名留言,不料,我把签名纸拿反了,被细心的院士发现了,他对我说‘正着签与反着签有区别哦’,我赶紧回答说‘没关系的’。”荣席哲回忆,“签了一半的院士停下手中的笔,一脸温和地对我说‘这没关系吗?’”之后,院士把纸正过来为荣席哲签名。

“林院士是我的偶像,也是我努力学习的榜样。这次讲座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计算和智能的知识,也坚定了我们未来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决心。”采访中不少学生表示。

十堰市一中学子争先恐后与院士交流。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