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千万工程”的下村坝实践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6日11:20 来源: 云上恩施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市白果乡下村坝村以生态起步,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让资金、人才、产业等要素在乡村竞相迸发,先后获得“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湖北省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村”“恩施州乡村振兴试点村”等称号,闯出一条从“环境优美”转向“和美共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青山绿水民居相映成景.png.png

青山绿水民居相映成景。

砥砺奋进 山乡迎蝶变

白果乡下村坝村位于恩施市西南部,距恩施州城17公里,曾是贫困村。现如今,下村坝村破茧成蝶,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颜值变产值,“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一幅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开。

从“穷山沟”到“网红地”。下村坝村坝少山沟多,有童谣道“白果两面坡,荒山茅草多”。村有观音塘,呈天然漏斗形,面阔十余亩,水清如鉴、流云倒映,塘水长年满而不溢,从而镀上一层神秘面纱。当地党委政府“就地取材”,建成观音塘湿地公园,以“塘里堂外”为统一品牌,探索“村景合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自今年4月开园以来,日均接待游客1.2万人次。

下村坝村打造“塘里堂外”统一品牌.png.png

下村坝村打造“塘里堂外”统一品牌。

从“空心村”到“共富村”。以前,下村坝村乡村土路泥灰交错、柴房猪圈花样混搭、农田菜地随意拼凑。当地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

做好“一束稻”文章,激活“花经济”做实研学产业,“卖粮食”走向“卖体验”。

做好“一片叶”文章,擦亮硒茶品牌,做优土特产业,“卖产品”步入“卖礼品”。

做好“一座院”文章,建设“观塘小院”“青莲小院”等美丽庭院,做好清凉休闲产业,“卖风景”转向“卖服务”。

从“靠边看”到“齐心干”。过去,“下村坝有三大姓,其中向氏分三派”,如何正确决策、民主决策成为基层党组织实施乡村治理的关键环节。该村突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乡村治理核心内涵,扩展“古树夜话”“古树议事亭”“塘里堂外议事厅”等村级议事平台,实现了由“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群众一起干”的转变,塑造形成了共谋、共建、共治、共评、共享的乡村治理新面貌。

村民将农家小院打造成民宿.png.png

村民将农家小院打造成民宿。

如今的下村坝村成功蝶变,以黛山白云为帷幕,竹篱瓦舍为背景,遍地芸苔为舞台,尽显自然与人文融合之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生活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

小山村风景如画.png.png

小山村风景如画。

步步为营 城乡双奔赴

乡村振兴具体如何推进?近年来,下村坝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因村施策,坚持“塑形”与“铸魂”两手抓,不断提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下村坝村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山村出圈出彩,成为无数人的“乡村向往”。

塑生态之“形”,绘就宜居乡村美丽画卷。浙江“千万工程”的启示是始终将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村庄“六化规范”。通过村庄提升行动,实现村庄布局优化、环境美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道路亮化。

土地“还荒于田”。启动“非农化”“非粮化”耕地提质改造工程,复建标准稻田500亩,惠及农户96户,现已成为下村坝村核心景观区。

园区“腾笼换鸟”。按照“淘汰一批、搬迁一批、盘活一批”的原则,对村庄内污染和闲置厂房分别进行关停、迁出与提升,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油菜花开,游人如织.png.png

油菜花开,游人如织。

锻产业之“骨”,畅通乡村振兴康庄大道。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但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依然是产业振兴,否则,乡村振兴只能是空中楼阁。“千万工程”以生态振兴入手,通过重塑乡村人居环境,引领乡村振兴五大方面有机贯通、协同发展。

品牌塑造先行,乡村IP化。根据下村坝村独特的资源禀赋,融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三生”为一体,创造下村坝村公共品牌“塘里堂外”IP。

产业规划先行,村庄景区化。以“塘里堂外”文旅综合体为中心,打造“塘里民宿”“塘里亲子乐园”“塘里1314田野栈道”等精致打卡点,穿点成线、连片成景,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完工即开张、开业即火爆,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

项目招商先行,运营专业化。走市场化模式,邀请具备业态开发、产品整合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专业运营团队进驻,组建“塘里堂外”研学文旅运营公司,以商聚商,实现一体化、专业化、特色化建设运营管理,实现共赢创富。

筑文化之“魂”,涵养文明新风精神沃土。文化是乡愁的载体,更是乡村的灵魂,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认识到乡村文化的价值,寻找到村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守护好一泓清泉。观音塘是下村坝村最重要的共同价值构建基础及民心凝聚载体。以观音塘为中心营造核心公共空间,将其打造成村民与村民之间的互动交流场所,村民与游客之间的沟通对接平台。

保护好一棵古树。观音塘旁矗立着一棵两百余年的枫香树,树下一老屋曾是中共白果地下党小组秘密活动点。建设团队对本地红色文化特质进行具有当代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护好一株青莲。当地百姓喜爱种植青莲,便以青莲为主题建设“青莲小院”,谐音“清廉”,寓借清风廉雨,扬和谐正气,群众认可度高。依托本地文化元素也避免踩到乡村建设中文化标签照搬照抄、红墙青瓦相似复制、缸坛瓦罐生硬堆砌导致“千村一面”的雷区。

网红景点观音塘.png.png

网红景点观音塘。

夯群众之“本”,共同缔造乡村和美图景。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蒙徽指出,要“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

共谋共建。以办好群众身边可感可及的实事为切口,有提有议真商量,有督有评促落实,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求好民意“最大公约数”。

共管共评。通过群众组织群众建、群众守则群众定、群众事情群众议、群众榜样群众评,形成房前屋后自己管、户外区域就近管、公共场所轮值管、邻里之间互助管长效管护机制,激发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新活力。

共享共富。实施“政府+企业+村民+创客”的共融共创模式,村民将土地入股到共同开发中,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邀请艺术家、网红达人、直播创客进驻创作,发展网红流量经济。打造抱团发展“乡村共富带”,以一村繁荣带动全域发展。

勇毅前行,行稳而致远

下村坝村“塘里堂外”乡村IP促乡村振兴之路,是恩施市践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在基层的鲜活样本。一些具有下村坝特色的经验,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益启示。

坚持党建引领,树一面责任的“旗子”。坚持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践行下村坝村“千万工程”实践的关键,发挥下村坝村“州、市、乡、村四级书记”亲自抓振兴的政治优势,建立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既有自上而下抓乡村振兴的党建制度安排,又有自下而上基层党建的强基落实。

坚持绿色发展,铺一层生态的“底子”。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先手棋,开展“卫生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和“四清四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发展条件,不断擦亮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走出一条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内至外的自我更迭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外地党政代表考察下村坝模式.png.png

外地党政代表考察下村坝模式。

坚持因地制宜,找一双合脚的“鞋子”。既发挥杭州上城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关东街道、中铁十一局、恩施州委政研室等单位驻村帮扶支持,又立足下村坝村自然、文化、社会等内在资源基础,整合“宅基地改革试点村”“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村”“州级研学营地”等项目支撑,坚持“本乡本土”,突出“本村本策”“本村本品”“本村本韵”,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坚持示范带动,刻一个标杆的“模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选树产业发展达人、环境整治能手等典型,以点带面,在全村营造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久久为功,蹚一条共富的“路子”。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并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用持之以恒的政治定力,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书,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将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通讯员邵贞溪、顿谳平  供图谭华、龚智力)

【责任编辑:曹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