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向燕)5月9日清晨,在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川子架村一座颇具规模的养殖基地里,一头头肥壮的生猪噜噜吃食,牛儿们正津津有味地咀嚼着青草。户主谭文丰艰难地挪动双腿在打扫养殖舍区,看着自己的肥猪、肥牛,他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谭文丰今年已经54岁,2016年因工作摔伤,造成髋关节损伤且大小便失禁,终生需靠拐杖才能行走,属于肢体二级残疾。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反而激发了强烈的好胜欲望。为了不拖累家人,证明自己能自理,哪怕再艰难的事情,他都坚持都自己打理,尽量避免麻烦别人。
“我失去了双腿的活力,但我还有双手,同样可以和别人一样,创造美好的生活,为社会贡献力量!”谭文丰说。
2017年底,他毅然决然投入到养殖行业。刚开始处处碰壁,资金来源、基地建设、基地协调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他面前,但他深信,自己的肩头能抗千斤重担。他去村委会,申请帮助协调村民调换土地;他去残联、去政府,申请协助办理贷款。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养殖场终于建成了,看着猪舍里的一只只小猪,谭文丰信心满满地走上养殖之路。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并提前做足了理论功课,但现实的残酷还是让他有点手足无措。初期的基地只有谭文丰和妻子两人负责打理,日常的卫生保养、猪食加工、疫苗注射、母猪生产等工序虽不复杂,但由于自身行动不便,这些活全都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这时候谭文丰才感觉到自已失算了。他没想到自己的选择给家人增加了如此大的压力,多少次,看着妻子疲累的身躯,他提出了放弃,可妻子一句句“不累”让他更加内疚。他自己主动承担基地的部分体力工作,虽然又累又慢,但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他内心对未来依旧充满了希望。
可老天似乎并不想让谭文丰很快如愿。2019年前后,在养殖基地步步好转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猪瘟几乎摧毁了他的一切所有。看着壮硕的猪一头头倒下,他束手无策,仿佛看到自己的希望在一个个破灭……
2021年,经过几年的蛰伏和磨炼,谭文丰和他的养殖基地再次起航。这一次的他,变得成熟了,沉稳了。他逐渐引进了自动产床、自动供水系统、玉米粉碎机等设备,并且潜心钻研了猪疾病预防知识。
在充分掌握了养殖技术,积累了丰富养殖经验经验后,谭文丰又引进了品种优良的猪种。基地在他的经营下,越来越平稳,效益也愈发地好转。他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今年,生猪行情异常低迷,辛辛苦苦喂养的大肥猪卖不到好价钱,还要倒贴钱。谭文丰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牛的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决定引进一批品种优良的牛,实行养殖多品种发展。目前已引进7头西门大耳,生长状态良好。后续,他打算继续引进,扩大养牛规模。
谈起一路的经历,谭文丰总是感慨地说:“我能有今天,要感谢国家对于残疾人群体的关怀,要感谢政策对于残疾人群体的帮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