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赤壁全民“敲”响脚盆鼓,1800多岁的非遗“呼了”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08:37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铮 通讯员吕志海 见博)“烧滚了长江烧滚了赤壁,烧得那家家都敲起了脚盆鼓……”

5月15日,在赤壁脚盆鼓全民普及推广教育系统专场上,来自赤壁实验外国语学校的二十多名学生手持脚盆鼓起舞,并用赤壁方言唱起了赤壁家喻户晓的民谣《呼了》。稚嫩的童声传递到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的耳中,大家纷纷鼓掌叫好。

微信图片_20240516185140.jpg

当天的节目中,《盛世盆鼓》《说鼓风 颂乡情》、《战鼓擂》《茶香春趣》等节目轮番上演。一个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推新创优的脚盆鼓节目让赤壁脚盆鼓的文化魅力得到绽放。“鼓声”迟迟未散,观众意犹未尽。

“城区每一所学校,乡镇的每一所中心学校,都有一支脚盆鼓表演队伍。”赤壁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但海林说,如今赤壁市已有17支表演小队,近千名学生会使用脚盆鼓进行表演。他们代表赤壁市参加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演出,让脚盆鼓声名远扬。

不仅只是表演,在日常的学习中,老师们会将脚盆鼓的起源以及赤壁的历史融入在课程中。“我们从2020年开始就在语文、历史、体育等课程上加入脚盆鼓的介绍或者动作教学,孩子们很爱学,效果很不错。”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政教主任魏楠表示,该校“脚盆鼓”教学课题该获得了2023年度咸宁美育节一等奖。

赤壁脚盆鼓据传起源于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是赤壁人民生产劳动、礼仪习俗活动中被广泛使用的打击乐器,也是赤壁人民智慧与劳动的结晶。2007年,赤壁脚盆鼓被列入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微信图片_20240516184448.jpg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赤壁脚盆鼓的活动空间日渐缩小,传统民间艺人的不断老化,造成了这一民间艺术的严重断层,其制作技艺和演奏技巧也渐沦入后继乏人的艰难困境,加强这一民间器乐艺术的抢救、保护工作已迫在眉捷。

2023年,赤壁市启动赤壁脚盆鼓传承发展工程,号召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企业、乡镇(街道)、社会团体积极推广赤壁脚盆鼓这一非遗项目,现已累计吸引上万名干部群众、学生经常性参与到赤壁脚盆鼓的展示展演活动中来,为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1800多“岁”的脚盆鼓走进了赤壁的千家万户。大到央视舞台,小到街头巷尾的“广场舞大妈”们,男女老少们会跳、会拍、爱听,脚盆鼓“活”起来了。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脚盆鼓全民普及推广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学生知晓脚盆鼓,爱上脚盆鼓,展现非遗魅力,展现赤壁活力。”赤壁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王焱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