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郑晓恒)5月18日,正值初夏时节,走进洗草坝村的水稻基地,机耕船正在紧锣密鼓地工作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响彻山谷。村民们也在抢抓农时进行水稻插秧作业,一垄垄秧苗为新田增添了一抹绿色,百亩水田在历经翻耕后焕然一新,颗颗秧苗在广袤田野间尽显勃勃生机。
村民们正在进行水稻插秧作业。(通讯员供图)
近年来,宣恩县大力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将原200余亩的“荒草地”整治升级为高标准的“粮食田”,狠抓整治、强抓治理,把土地整治与产业发展有效结合,多措并举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项目建设伊始,椒园镇人民政府发挥基层治理主体作用,在群众会、党员会上倡导村民参与项目建设,不断吸纳民意、汇聚民智,激发基层活力,在项目规划中深度融合群众思维,回归民生工程听民声的建设初心。组建本地施工管护队伍,吸纳当地村民参与共建共管,凝聚群众共识,保障工程质量,提升管护效能。召开项目建设专题会议,针对项目建设中当地农业种植与畜牧养殖的矛盾、生产要素与生活条件的冲突等多个问题进行专题研判,因地制宜、因地施策,笃行利民之举,让群众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实现全域整治助推基层治理的美好愿景。
机耕船正在作业。(通讯员供图)
整体项目建设以“投融建管”一体化模式为切入点,以构建全产业链格局为目标,建立了宣恩仙山贡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宣恩天蓝生态环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宣恩仙山贡水粮油经营有限公司管护的一体化建设管护体系,采用“订单式”的施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项目建设与后期管理的脱节问题,实现“筑巢”和“引凤”双向奔赴,让产业发展后劲更足,让耕地保护落到实处。同时,积极引进机械规模化耕作和农业现代化管理模式,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农业生态化转型升级,促进提质增效,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农业强县的战略目标。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宣恩县集聚组织合力,由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全域整治专班落实,以“完善机制、压实职责、明确任务”为行动方针,按照“周调度、月研判、季拉练、年考核”工作模式,切实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落实落细。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县全域整治专班严格按照“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兑现”的基本原则,通过现场检查、下达提醒函、下达整改通知书等多种形式强化监督职能,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跟进、责任在一线落实,解决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疑难杂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