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丨吕鉴蕾
通讯员丨黄旺宣、魏永伙、李俊 采写报道
“如果有时间,希望能采访一下90多岁的李可景老人。”
不久前,看到《致敬英雄》系列报道后,铁山街道相关负责人发来消息推荐道。
因为老人年事已高,耳朵也不大好使,我们的采访一边用纸笔进行,一边由他的老伴王秀兰阿姨和大女儿李梅当传声筒。
李可景近照。吕鉴蕾 摄
十个脚趾甲被冻掉
1930年11月,李可景出生在山东博兴县一个农民家庭。
“我当年主要参加了第二次战役,主要目标是侦查并突袭敌军司令部。”李可景回忆,进入朝鲜的第二天,天空飘起了大雪。
作为尖刀连战士,李可景等先遣部队白天隐蔽、晚上行军,先后突破敌人三道防线,目的是出奇兵攻打敌人大本营。
到了天亮时分,顺利穿插进来的李可景等人悄悄靠近敌人司令部。可探听了半天,战士们没有发现敌人有任何动静。
快速收集汇总周边各种信息后,战士们立即明白,“坏了,敌人司令部已撤走,突击队员们很可能身处敌人包围之中。”
意识到这一情况后,李可景等人紧急回撤。大家依然是白天隐蔽,晚上行军,沿路绝对不允许生火放枪,避免暴露目标。
这绝对是一次身心极限的挑战,也是一次考验意志力的行军。“因为大家身上只穿着薄薄的棉衣、单层胶鞋,而且每人只携带了三天的干粮。”李可景介绍,说是干粮,其实只有炒面或者土豆,这点供给在打穿插的时候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更要命的是极端严寒天气。休息的时候,战士们就在雪地里挖一个坑,人蹲在里面打个盹。“绝对不能真的睡过去,需要隔一段时间相互提醒。有的战士睡着睡着,就再也没有醒过来。”李可景心有余悸道。
寒冬腊月,每天夜晚在朝鲜战场踏着厚厚的积雪行军,有时还要蹚着冰水渡河,“鞋始终是湿的。”李可景老人脱掉鞋袜,露出自己的脚掌,几乎没有一个完好的指甲盖。“十个脚指甲都冻掉了,这还是后来慢慢恢复生长后的样子。”老伴王秀兰心疼道。
李可景老人露出脚掌。吕鉴蕾 摄
连队仅有2人生还
在极度严寒、缺粮少衣的情况下,行军却不能停止。
“天气太冷了,翻了座山,我们互相帮助,一个接一个,一个搀扶一个。”李可景说,“1500米的山我们走了一晚上,战士们的手、脚被冻坏,还有爬了一半滑下去的……”
天上是敌人的飞机侦查轰炸,地面是敌军机械化部队追击。“我们走一天,美军差不多2个小时就可以追上。”李可景坦陈,“大山大河虽然给我军增加了穿插难度,但也给敌军机械化部队行进造成了困难,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往我军阵地回撤穿插过程中,李可景等人先后抓获了20多名俘虏,并缴获了不少枪械。这些俘虏和武器,一开始让大家很兴奋,但越到后面,越让大家为难。
“部队自己都没吃的,仅有的一点干粮还要优先分给俘虏。绝对不允许杀俘虏,因为我军历来有优待俘虏的传统。”李可景解释道。
到了后面,因为实在没吃的,有的俘虏一屁股坐在地上,不管战士们怎样催促,就是不肯挪动一步。没办法,到了安全处,战士们只好放任他们离开。
眼看着我军阵地越来越近。翻越山头的时候,身上大量的背包武器等又成了累赘。大家抓着石头、树枝艰难攀爬,稍不留神就可能滚下去,不死也会重伤,只好再次舍弃重型武器。
李可景珍藏的勋章、纪念章。吕鉴蕾 摄
“敌人的武器我们没有带回来,俘虏我们也没有带回来。”对于自己的这次突击经历,李可景不无遗憾道。
但在老伴王秀兰看来,李可景能活着回来,比什么都好。“相对而言,我们家老爷子还是幸运的,他们连队最终只有2个人生还。”大女儿李梅凝重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