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谈利军、朱玉凤)“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句谚语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人们对运动损伤后恢复时间的一种普遍认知。
然而,中医骨科的医生们对运动损伤的治疗却更为细致且独特。不仅关注时间的恢复,更重视对于筋与骨位置的调整与修复,从而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中医方法治疗骨伤
今年1月初,恩施市17岁的高中生刘影(化名),在上学途中不慎踩到一个小坑,扭伤了左脚踝。疼痛如针扎般袭来,她的左脚踝迅速肿胀起来,行走变得异常困难。家长闻讯后,急匆匆地将刘影送往了附近的医院。
在医院的急诊室,医生仔细询问刘影的病情并查看X光片后,告诉刘影:左脚踝并没有骨折,只是发生了韧带拉伤。“养养就能好。”刘影听取了医生意见便开始养伤。不承想,左踝疼痛持续了整整四个月。期间,她尝试了一些治疗方法,但效果均不明显。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影的家人从朋友处得知恩施市中心医院耿家坪院区骨伤科治疗骨伤“有一套”,便带上刘影去就诊。
骨伤科主任田宗佳详细询问了病史并仔细检查了她的左脚踝,发现其左脚踝的疼痛和炎症已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尽管经过检查并未发现明显的骨折或脱位,但持续的疼痛感依旧让患者倍感煎熬。经诊断,刘影被确诊为左踝关节滑膜炎、陈旧性扭伤。
针对刘影的病情,田宗佳为她制订了一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首先通过手法复位,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缓解疼痛和炎症的效果。同时,结合中药内服和外敷,加速软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5月22日,刘影返院复查,她的左脚踝已经康复。她感慨地说:“中医骨科医生的治疗真的不一般!不仅让我摆脱了疼痛的困扰,还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
在运动或日常活动中,不慎跌倒、扭伤导致关节受损的事例比比皆是。“人们常常看到没骨折就‘放心了’,而对于在X光片上看不到的‘筋’的损伤却往往觉得‘没事儿’,很容易忽视。”田宗佳说,大多数踝关节扭伤患者最开始都以为“没骨折,养养就好了”。但事实上,单纯的静养往往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中医骨科理论——“骨错缝、筋出槽”就能很好地解释这个原因。身体出现“骨错缝”“筋出槽”情况后,会影响正常的气血运行,气血运行不畅则导致局部肿胀、疼痛或活动不利。
手法复位是“骨错缝、筋出槽”的治疗有效手段。田宗佳认为,运用手法治疗一方面可以直接纠正骨节错缝;另一方面通过松解筋结合痉挛等而改善筋骨关系,筋骨和合,则气血自畅,疼痛即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