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黄冈师院开展食堂开放日活动,26名师生监督员上岗履职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3日08:2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陶辉 通讯员王东)劳动实践体验、食品安全监督、传统文化传承……6月2日,黄冈师范学院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食堂开放日活动。

志愿体验:16名学子化身食堂帮工

一大早,晨光熹微,该校南区柳园食堂里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16名来自不同的学院和专业学生志愿者身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头戴卫生帽,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早餐制作的劳动实践体验中。

5.jpg.jpg

在师傅们的指导下,志愿者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准备食材,有的负责烹饪、装盘,有的则负责剩菜清理。

9.jpg.jpg

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大一学生刘子怡,在她的志愿者活动中,承担了在食堂窗口负责打菜的工作。她向记者分享,为了确保早餐能够准时供应给师生们,志愿者们早上6点就早早地起床了,她的志愿者同伴们,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了从原材料到食品的全流程。

7.jpg.jpg

他们见证了新鲜蔬菜、肉类和粮食的到货,亲眼目睹了食堂工作人员如何对这些原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清洁,以确保它们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接着,他们看到了食材在厨师们的巧手下,经过烹饪、调味、装盘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变成了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

在这个过程中,刘子怡对食品安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她说,看到了食堂工作人员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和投入,从原材料的挑选到加工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定,确保每一份食物安全、卫生、健康。

2.jpg.jpg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烹饪的技巧,更深刻体会到了食堂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劳动的不易。”一旁,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郭玲补充道。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热气腾腾的早餐上时,志愿者们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监督食安:26名监督员上岗履职

上午9点30分,南区紫园食堂前,首届26名师生食品安全监督员集结完毕后,分散到食堂各个角落,对食堂进行安全检查。

从食材的储存到加工过程,从卫生状况到管理制度的执行,监督员们每一项都严格把关。他们细心观察食材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安全;仔细检查食堂的卫生状况,从地面到桌面,从厨房到餐厅,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IMG_0430.jpg.jpg

在食堂新引进的全新洗刷机前,师生们驻足观摩。只见餐具被送入机器时,机器内部喷头会立即启动,释放出强劲的水流。水流沿着预设的轨道,全方位地冲刷着每一个餐具,将上面的油污和残渣冲刷得干干净净。

整个过程中,洗刷机都在全自动的状态下运行。工作人员只需将餐具放入机器并按下启动按钮即可,冲洗、清洗和消毒工作一气呵成。

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徐丹作为教师代表参加了监督活动。她说,每个月学校的食品安全调度会有会邀请师生代表参加,体现了学校对食品安全、师生权益的重视。通过这次动,师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食堂的食品安全状况,也增强了大家的食品安全意识。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该校后勤产业集团负责人张章介绍,来自不同院系的26名师生食品安全监督员于去年12月“持证”,他们分工明确、积极履职,加固了校园食品“安全网”。

文化传承:粽子飘香远 端午情愈深

上午10点30分,在南区紫园食堂教职工餐厅内,粽子飘香四溢,节日的氛围愈发浓厚。全体活动参与者,包括特邀的留学生代表们,围坐在一起,开始包粽子。

翠绿的粽叶在大家手中轻轻翻飞,洁白的糯米被精心包裹,再搭配上香甜的馅料,一个个形状饱满的粽子逐渐成形。

包粽子过程中,师生们互相学习、交流,分享着各自家乡的端午习俗和粽子口味。留学生们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他们好奇地询问着关于粽子的各种知识,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包出别具一格的粽子,现场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

随着粽子逐渐堆满桌面,大家纷纷开始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咬一口软糯的粽子,香甜的馅料在口中化开,满足感油然而生。

第一次亲手包粽子,让来自俄罗斯的学生糖娜娜兴奋不已。她说,老师告诉了他们包粽子的来历,这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师生们用双手传递着温暖和关爱,用粽子连接着彼此的心。

“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食堂无疑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用餐的地方,更是我们日常交流和建立深厚情谊的重要场所。学校食堂不仅在安全上用心,在服务上更贴心。”即将离校的毕业生陈同学感慨道。(供图:方缘湘 肖棋 袁凤 罗慧玲)

【责任编辑:王焱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