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建始县三里乡马坡村的山顶远眺,山上是茶旅融合发展基地,山间是茶叶销售一条街,山下是成片的水田,清风徐徐、碧波微澜、茶海稻香,放眼皆是如画风景。
昔日贫困落后的小村庄,紧扣“茶海稻乡·生态马坡”形象定位,抢抓东洛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州级试点建设机遇,做强茶产业链,干群协力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做好茶文章
5月21日,马坡村68岁的王长权正在管护一棵粗壮的茶树,茶树的侧枝挂着一块古树名木保护牌,显示挂牌时间是2019年,树龄标注为300年。这是马坡村当之无愧的“茶王”,老党员、马坡茶非遗传承人王长权已经守护它近半个世纪了。
相传,清朝年间,马坡商人吕大剻到浙江杭州贩卖桐油时,求得12颗龙井茶种带回种植,最终10株茶苗成活。从此,马坡有了茶。
1995年,随着业红公路通车,王长权在马坡村办起首个路边茶厂。2015年,“建始县马坡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如今,马坡村茶叶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形成了政府主导、校企合作、示范带动,“基地+合作社+种植户”的茶产业链,成为建始茶业发展的一张名片。
在县、乡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马坡村依托生态优势,以擦亮“马坡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为切入点,深入推进“一村一品”行动,做好茶文章,着力打造马坡茶旅综合开发基地,持续巩固马坡茶叶专业村的产业发展地位。
目前,全村茶叶种植覆盖率达80%,成立了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了马坡玉峰茶业有限公司、雨露茶业有限责任公司2家规上企业。
共念致富经
2022年以来,在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广泛征集民意,特制心愿单卡片,让村民把最想要村里办的事、最希望看到的成果写下,通过干群共建,实现村民的愿望。
“在共同缔造过程中,我们多次召开屋场会、小组会收集老百姓的意愿。根据民意,我们建设了文化广场和河边步游道,对村级主干道进行提档升级,改造了马坡茶叶销售一条街。”村支部书记吕宗东说。
自共同缔造开展以来,马坡村村“两委”和省生态环境厅驻村工作队牵头成立“共同缔造智囊团”,研究制定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实施方案,采取“党员群众一对一”模式,到户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广泛征集群众意愿,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态环境等方面,收集整理群众“心愿单”100余份,干群共谋推进基础设施项目4个、产业发展项目5个、文明创建事项5个,为茶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村民小组结合“心愿单”,对应成立红色基建、绿色环境、金色产业、多彩文化工作分队,通过群众投票选举明确各分队队长和成员。同时,加大标准化茶叶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创建全域高标准绿色有机茶园,推广有机茶种植,打造5G智慧茶园监管系统示范茶园,实现茶园管理精准化、智能化。
走好融合路
“露营基地、研学基地、村茶厂正在建设之中……”5月21日,吕宗东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合村并组后的马坡村全部在东洛河小流域下游河畔,凭借良好的产业、交通、生态优势,抢抓东洛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机遇,以茶促旅、以旅兴茶,走茶旅融合发展之路。
马坡村以擦亮“马坡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为切入点,以产业项目为抓手,着力打造马坡茶旅综合开发基地。围绕村集体300亩茶园,建设集茶叶加工、科普教育、观光休闲、体验养生于一体的茶叶综合加工厂;引进市场主体建设山林露营基地,打造避暑木屋民宿集群;依托庭院改造,鼓励农户发展特色美食农家乐等民宿庭院经济,让吃有茶味、住有茶香、行有茶路、游有茶韵、购有茶礼成为现实。
“马坡村做足‘茶文章’,新建马坡老茶厂及附属设施、马坡帐篷露营地,改造马坡茶叶销售一条街,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提升‘省级生态村’示范效应,走好茶旅融合发展之路,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目标逐渐变为现实。”省生态环境厅驻马坡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陈飞说。(恩施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国帆 通讯员 雷凯锐 王兰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