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大冶“兴”行动丨驻村第一书记詹天赐:短短几个月,东角山老屋湾换了新模样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5日20:18 来源: 荆楚网 ​

1.jpg

吴茱萸基地。左乙辰 摄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左乙辰 通讯员 卫学平、陈童、洪瑶)初夏时节,东角山满目葱绿、绿意盎然,呈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东角山半山坡上,一株株挂满小果的吴茱萸齐整地沿着陡峭的山坡而立,望着远处的湖北鑫东生态农业蔬菜大棚,东角山村驻村第一书记詹天赐说:“不断完善的基层组织机制,将带领村民们共同奔向美好幸福生活。”

2.jpg.jpg

老屋湾一角。左乙辰 摄

组织保障“三老”湾组换新颜

“老屋有‘三老’,即老人多,老房子多,老树多。”5月31日,大冶市大箕铺镇东角山村党支部书记曹国强介绍,这个仅有164名村民的小湾子没有支柱产业,直至去年还是杂草丛生、老旧破败。

短短几个月过去,老屋湾的变化令人赞叹不已。

百年香樟下,新建起的公共广场让老人们可以在茶余饭后,驻足小憩;老石磨、老水缸成为广场的特色装饰。

“没有奢华的装修装饰,这一切都是村民就地取材,废旧物资再利用,以及在家常住村民的投工投劳。”作为老屋湾共同缔造工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詹天赐对于这个仅用少量资金便取得如此大的效果显得颇为自豪。

农村,从来不是被遗忘的角落。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必由之路。

老屋湾的变化得益于共同缔造和组织振兴的深度融合。曹国强介绍,在老屋湾共同缔造工作启动之初,村民们在看到隔壁新屋湾的变化后,总觉心有不甘:紧挨着的两个湾子,别人湾子那么好,自己湾子那么差,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却又怕。

4.jpg.jpg

詹天赐介绍老屋湾共同缔造建设情况。左乙辰 摄

怕什么?怕没资金、怕人心不齐……

好在这一隐忧在去年9月份得到了消除——老屋湾被列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省级试点。同年10月2日,大冶市委组织部前来举行启动仪式,给迟疑的群众吃下一颗共同奔赴美好生活的“定心丸”。

随后,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经过6轮走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借力于民,一种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一人智”到“众人智”,“旁观者”到“参与者”的“共同精神”在老屋湾悄然萌发。

6.jpg.jpg

大樟树下儿童活动中心。通讯员 供图

“共同精神”激发“我要干”的原生动力

“相较于过去老屋湾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湾里的群众参与度不高,基本上都是直接享受‘公家’的劳动成果。”曹国强介绍,至于项目是不是群众期望的、有多少群众受益基本上未考虑,群众获得感不强。

这一次,在多轮入户走访基础上,老屋湾召开了共同缔造推进会、群众恳谈会、理事会等会议,广泛征求了群众意见,并充分尊重了群众意愿,湾组需要建什么、什么时候建、怎么建,都由群众说了算。

“这一次,改变最大的是人心。”1989年出生的村民赵观观对于湾子的变化感受颇深,其认为,是驻村工作队调动了群众积极性,激发了大家靠双手一起改变生活环境,一同奔赴富裕生活的激情。

观念的改变,让赵观观主动将老房子空地无偿捐献出来,为村民建成14个围栏,建起了“共享禽舍”,将湾子里家禽集中圈养,彻底解决了因家禽散养造成行人在湾子里“步步惊心”的问题。

5.jpg.jpg

共享禽舍。通讯员 供图

生活从来都是有舍有得。赵观观个人看似让出了自家的空地,换来的却是大家的闲庭信步。在赵观观无私精神感召下,曹树义、吕东梅等村民,在建设大樟树下儿童活动中心过程中,也带头将属于自家的旱厕拆除,并将旧砖捐出铺成路面。

“湾子的共同缔造共拆了8间房屋、13个旱厕或牛栏,没有花一分钱进行赔偿。”詹天赐说,“共同精神”在老屋湾已深入人心。

随着共同缔造工作的不断深入,工作队和村民理事会等带头者也逐步“放手”。詹天赐介绍,经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理事会商议,老屋湾建立了“两会三公开一报告”协商议事机制(两会:村庄理事会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三公开:决议结果公开、项目实施方案公开、项目办理情况公开;一报告:理事会会议商议结果向村级党组织报告)。

现在,老屋湾的群众诉求通过上述机制,渠道畅通了,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

3.jpg.jpg

小三园。左乙辰 摄

建强基层组织就地化解群众诉求

在农村,想干点事情,关键在人心。为了共同的利益,除了有商有量,还得有人牵头,有执行力的基层组织。詹天赐介绍,过去,老屋湾村民理事会只有3人,理事会会长为已经80岁的老村支书,湾子无论做什么事,总感觉组织力量偏弱。

去年,在驻村工作队指导下,老屋湾村民理事会增员为9人,多为年富力强的村中骨干。

怎样将“共同精神”让村民们接受,并入脑入心?来自大冶市委组织部的詹天赐颇有心得。他介绍,不断建强能够为群众解决问题的基层组织。

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引导下,老屋湾建强了村民理事会、老屋湾环保协会、工会联络处等,并在相关组织的协调下,帮助村民曹茂发、曹茂和解决了被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解决了村民享受慢性病政策的问题……

7.jpg.jpg

东角山村鸟瞰图。通讯员 供图

“基层组织虽小,解决的却是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詹天赐表示,这让群众越来越信任组织,并主动向组织靠拢。基于此,湾子还办起了“周末课堂”,并形成每周二晚上召开村民理事会的工作机制。每次会议,工作队都会全员参加,以便及时了解村民的需求和困难。

东角山上满目葱茏,山下的村组湾湾亦是小桥流水人家。看到生活环境的变化,村民们奔向幸福生活的愿景愈加强烈。

宜居还要宜业。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村民们共同制定了“打造现代农业强村,发展生态旅游新村”的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东角山村将以山水资源分布特点,以村域“山”“水”“田”“园”等独特生态资源为底色,把村庄划分为5个功能片区,即优质水稻油菜种植区、综合服务区、中药材种植区、水产养殖区、山林种植区。

“我们将以湖北鑫东生态农业为龙头,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詹天赐表示,同时,以“文化+旅游”,大力发展集休闲观光、果蔬采摘、民宿、餐饮、登山等于一体的现代文旅产业。

【责任编辑:王焱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