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致敬英雄丨左畅:最强大脑“兵妹子”转战社区女书记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7日17:37 来源: 荆楚网

致敬英雄通栏.png

记   者丨阮琼 刘璐

通讯员丨黄旺宣、魏永伙、李俊  采写报道

1.jpg.jpg

左畅近照。阮琼 摄

外表清爽甜美,行动沉稳干练,这是左畅给人的直观印象。

“虽然我已脱下军装接近20年,但我依然会以军人的姿态,努力为祖国、为地方站好基层这班岗。”近日,黄石市西塞山区上窑社区党委书记左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从“学生伢”到“兵妹子”

2003年,高中毕业的左畅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通过了征兵考核,成为了一名女兵。

“本来女兵征集数量就不多,而且征兵条件多,审查很严格,我担心自己过不了关。”回想起当年的情景,左畅爽朗地笑道。

在正式报到的路上,左畅等“兵妹子”遇到了军旅生涯中的第一道难关——剪长发。因为部队规定,女兵不能留过肩长发,新兵都必须按要求剪掉长发。“剪去留了好几年的一头长发真的很不舍。”左畅发现,当了两年兵,自己更习惯短发的清爽和干练。

2.jpg

左畅进行实弹射击训练。受访者 供图

很快,在通信兵岗前培训中,“兵妹子”左畅遭遇了军旅生涯中的第二道难关——记号码。

“接到电话后,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听出对方的声音、辨识对方的身份,然而在第一时间反应、准确无误进行接转。”左畅进一步解释,整个过程,根本没有时间让你去翻电话簿,所有转接号码必须准确无误记在脑海里。本来就觉得自己脑容量不够,现在还要一股脑记住2000多个电话号码,好难!

1.jpg

在部队里的左畅。受访者 供图

但在这看不到硝烟的“战场”上,各种指令号码正是话务兵的“手中钢枪”。为此,左畅和战友使出浑身解数,连上厕所、整理内务时手里都拿着小本子。“到后来,只要一句‘喂’,我就可以知道对方是谁。”左畅笑道,背记2000多个号码,相当于背诵圆周率至12000位。

苦心人天不负,历经近3个月的培训,左畅在三名新话务员中,顺利考取了工号“11”,率先实现独立值勤。“您好,11号。”成千上万次的应答中,这一句开场白,至今在她脑海里久久盘旋。

从“绿军装”到“红马甲”

2005年12月,结束两年军旅生涯,左畅返回家乡西塞山区。之后,她来到上窑社区,将一名女兵的“冲劲”与“韧劲”延续到社区工作上。

“以前当话务兵的时候要记住各种指令号码,到了社区后就要记住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和居民的各种诉求。”左畅说,“我感觉两者本质都是一样的。”在她看来,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不论身处何地,都要永葆军人本色,为国家为地方多做贡献。

2022年,因为工作表现出色,左畅开始担任上窑社区党委书记。2023年8月份,西塞山区和平街征迁工作启动,涉及到50多户私房,要求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倒房工作,这也是当地的一件民生重点事情。结果没几天,工作队就碰上了“硬钉子”。有一户是80多岁的独居老人,听闻要拆她房子,不由分说就把工作队挡在了门外。

2.jpg

左畅跟社区同志在处理日常工作。阮琼 摄

问题出在哪里?老人真实的诉求是什么?得知情况后,左畅每天身披红马甲,主动上门和老人唠嗑,渐渐摸清了老人心里的想法,“老人家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现在这么大年纪了,一个人也不知道搬到哪里去,更不知道怎么搬。”

掌握了老人的实际诉求,接下来就要发挥军人的“冲劲”与“韧劲”。楼层高的不要,老人腿脚不好;环境差的不要,老人家爱干净;价格贵的不要,老人的拆迁款要紧着用……在左畅尽心尽力的奔忙下,终于为老人找到了合适的房源。

不过,中间因为一个小插曲,左畅最终不但没有得到老人的感激,反而还落下埋怨。“老人听说他人的动迁价格比自己高,心里有了疙瘩。”左畅无奈道,每家每户房屋结构、装修程度等不一样,价格自然也有差别,但老人不理解,也不听解释。

4.jpg.jpg

左畅被评为“先进个人”。受访者 供图

“虽然基层工作都是‘一地鸡毛’繁琐的事务,但在军人的字典里没有退缩和放弃两个词。”左畅自我打气道。2023年11月份,和平街改造项目已经顺利完成倒房,现在正在施工改造中,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开街。

【责任编辑:王焱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