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吕鉴蕾 通讯员黄旺宣
近日,《致敬英雄》系列报道刊发了两位老兵故事。他们的故事很平凡,他们的选择很不简单。
他们现如今都是92岁高龄,都在“春风得意马蹄轻”的高光时刻,舍弃了别人挤破脑袋争取的工人身份。特别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选择“逆向就业”,主动申请回到家乡与土地融为一体,成为一名向田间地头要口粮的农民。
老兵周光生,60多年来,用自己那双握过镐、炼过钢的大手,在红色土地上辛勤耕耘,默默无闻、见证信仰的力量。老兵赵帮宝,25岁负伤退役后,挣扎着回到家乡汪仁镇庆洪村,接过了父辈的锄头。
了解过去历史的人也许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是一个吃不饱饭的时代。那时候,老百姓见面打招呼就是问:吃了没?吃什么了?农村的生活更是艰苦,大家都为了一口饭、一件衣而苦苦挣扎。
原本可以手捧“铁饭碗”,为什么他们要选择转身当农民?老兵赵帮宝说:“本来是想为国家做点事,结果就那么一个瞬间,人就残废没用了。既然不能给国家干事,还怎么好意思拿钱、领工资?”92岁老兵周光生则回答:“响应国家号召,自己主动申请回乡务农,可以缓解国家粮食紧缺的压力。”
坚守,以扎根大地的姿态;奋斗,以昂扬向上的风貌。这是两位老兵的回答,这也是建国初期无数普通劳动者的回答。
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新一代青年人怀揣“新思想”,开始“逆行”走向农村。留下来,为孩子们播撒“希望”;踏进田间地头,成为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宣讲员”……他们在与大地的贴合中,积蓄“量变”的力量,争当时代的新英雄。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从历史的深远处走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时代也注定是需要英雄、崇尚英雄、争做英雄、英雄辈出的时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