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姜梦瑶 通讯员 胡彦)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华容区如何体现“因地制宜,注重实效”?6月18日,鄂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华容区委常委、副区长廖小红回答记者提问。
廖小红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华容区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按照鄂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的部署要求,严格落实“路、沟、池、圈、序”整治方针和“五有”标准(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运维队伍、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持续加大资源要素投入力度,系统统筹、有序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截至2023年底,华容区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6.66%,全区常驻人口在200人以上的农村村湾实现治理全覆盖,总计完成213座污水处理终端(处理规模约为4600吨/天)、370余公里配套主支(接户)管网和21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的建设运行,治理项目覆盖40个行政村、90个自然湾,直接受益群众达6.57万人,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农村房前屋后环境面貌,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华容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工程、先行工程,为压实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强化目标指标,将治理实效纳入华容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共性目标考评,定期听取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并开展跟踪调度,推进治理目标任务落实。
一方面,积极探索不同位置条件、不同利用方式的区域污水治理模式和途径,对于污水能够就近资源化利用的,建设户用“小三格”收集院内灰水和黑水,因地就势用于耕地、果园等灌溉;对于靠近集镇的村湾,配合城乡道路改造及管网建设,最大化纳入城镇雨污管网后集中处置;对于不宜于集中收集的村湾,建设分散式处理终端建设运营,累计投资达1.08亿元,最大限度破解了农村污水“收集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主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污水治理,探索整区建管一体化治理模式,聘请专业第三方,提供污水治理工程施工及运营维护全过程解决方案,动态实现项目终端管网百分之百有管护、百分之百能运行、出水百分之百能达标,解决过去重建轻管、建管分离、建而不用、用而不修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华容区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在熊咀村、孙彭村、胡林村等5个试点村中,认真听取群众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见,充分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
同时,多渠道向上争取资金,完成武圣村、泥矶村、韩畈村等5个“共同缔造”试点村湾农村环境整治“以奖代补”项目,营造了“建设共管、成果共享”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来商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