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周阳、罗玲)6月24日上午,雨水暂歇,地处咸宁城郊的咸安区浮山街道杨下社区垄岭镇“共享菜园”又充满生机活力,辣椒、茄子、缸豆、黄瓜等蔬菜长势喜人,几位园主正在采摘,享受丰收的喜悦。
“自己种的蔬菜吃不完,还要送给别人。”园主陈师傅一边摘菜,一边高兴地说。“你家白菜长得真好,有什么诀窍?”园主吴阿姨在菜地上拾掇着,还不忘与他人交流种菜心得。园主陈女士经常带儿子来菜园体验农活,“现在儿子更加珍惜粮食,也不挑食了。”
谁曾想,这片“共享菜园”以前是15亩撂荒地,环境脏乱差。
“一方面地没人种,种植效益不高;另一方面城市居民有体验种菜、亲子互动、亲近自然的需求,却无地可种。”为此,杨下社区因地制宜开展耕地保护,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打造“共享菜园”,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杨下社区党委书记钱志介绍,通过居民议事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大家就打造“共享菜园”形成共识——将15亩撂荒地进行统一改造,细分为60块,以每年400元一块的价格,供周边居民有偿认领。
意见统一了,垄岭镇小区居民积极性高涨,纷纷投工投劳,参与到杂木清理、土地平整、道路硬化等工作中来。
休闲凉亭旁,菜地规整排列;石板小路,贯穿菜园;蓄水池、沟渠环绕,满足灌溉需求;五间工具房,免除携带农具负担;7名党员志愿者日常巡逻,加强管理、维护环境卫生……去年10月,撂荒地实现华丽变身,“共享菜园”一推出,60块地就被“抢”完。
咸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杨下社区“共享菜园”通过零散地块整合、投工投劳、统一改造等共同参与方式,整治撂荒地,以低成本、小体量租地模式,让城里人的田园梦变为现实,吸引更多人参与耕地保护,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开辟居民增收新路,打造城市社区“共享景观”,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实现一举多赢。
今后,将持续复制推广“共享菜园”模式,并探索“村民租用,自耕自种”模式,逐步实现以点带面,将撂荒变菜园、农田变农场。以此既有效解决有地无人种、种植效益不高和城市居民无地可种的问题,又满足城郊土地深度利用以及城市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在城乡之间搭建供需桥梁,推进耕地保护与种植模式“双升级”,谱写耕地保护新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