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枫林镇坳上村:腊米采收烘干忙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30日19:03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罗元)时值梅雨季节,雨落淅淅沥沥。6月29日,阳新县枫林镇坳上村吴茱萸种植基地,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药香扑面而来,村民们正冒雨忙着采收、装袋、搬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吴茱萸是治疗虚寒的名贵中药材,俗称“腊米”。坳上村栽种“腊米”历史有两三百年之久,至今,“腊米”种植仍是坳上村民营生的手段。

微信图片_20240630154327.jpg

种植户采摘腊米。  通讯员 供图

目前,村内吴茱萸种植面积达8000亩,年产量100吨,良种育苗基地30亩,年优质种苗30万株,是湖北省“腊米”种植的主要集聚地。2022年坳上村(吴茱萸)成功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我种了30多亩腊米,目前差不多采摘一半了,现在准备把这些腊米拉到村里的烘干厂烘干。”种植户余金兰一边查看腊米的湿度一边说,“最近连着半个多月的阴雨天,抢收完晾晒根本来不及,现在通过村里帮忙烘干,虽然一炉要烘二十多个小时,但中间免去了很多麻烦,给我们省了很多事。”

跟随着余金兰的步伐来到村里的烘干厂,有许多种植户来来回回地将刚收采摘的腊米往烘干机里投放,只见湿漉漉的腊米被倒进烘干机的仓口,随着烘干机作业的“轰轰”声,烘干厂内飘荡着一阵阵的腊米清香。

微信图片_20240630154443.jpg.jpg

小小腊米,孕育着致富的期望。   通讯员 供图

“前段时间一直在下雨,村里不少农户在连夜抢收后都拉到这里烘干,根据腊米的湿度,我们一天能烘干5000多斤腊米青果,能够很大程度解决周围农民和种植大户‘晾晒难’‘存放难’的问题。相较于传统人工晾晒,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腊米浪费、损耗,且品质好、清洁度高、更易于保存。”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黄玉介绍。

“采摘回来的吴茱萸可以直接烘干,品质更好,销路完全不是问题。”枫林镇坳上村党总支书记柯金昌介绍,今年村民采摘的是坳上特有的良种小花,后续中花还没成熟。

他还算了笔账:按现有的4000亩良种小花种植面积计算,全部进入盛产期后吴茱萸年产出量约200万斤,烘干后约为40万斤,平均收购价为20元/斤,总产值预计可达800万元,切实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王焱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