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英山,可能是源于那句“中国好空气 英山森呼吸”的经典宣传语,实际上英山的魅力远非一句话可以概况。英山拥有千年的建城史,积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英山缠花、团黄贡茶传统制作技艺、英山石斛炮制技艺、英山绣活、手工木(根)雕等非遗技艺,精湛巧妙。英山也是活字印刷发明者毕昇的故乡,一个“活”奥妙无穷。
千年英山,华丽蝶变。“两山”实践,英山发展活力十足。英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北部是大别山主峰,巍峨雄壮,林海千里。作为自然禀赋“优等生”,英山守“绿”换“金”、添“绿”增“金”、借“绿”生“金”、聚“绿”成“金”,争创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这不仅承载着英山人民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的梦想,更是守护绿水青山颜值、拓展金山银山价值。此刻,英山上下涌动着蓬勃生机,“两山”实践成为高度自觉。
思接今古、感怀春秋。“构筑绿水青山”“推动“两山”转化”“建立长效机制”,一幕幕场景让人震撼、一个个身影催人奋进、一项项成绩令人骄傲。名山、名药、名茶、名泉、名人......英山认准“全域旅游”,一任接着一任干,成效显著。英山民俗旅游到处兴旺、文旅产值翻上加番、茶叶产业发展成势。今年6月中旬,2024年县域文旅融合榜单数据发布,“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中,英山县位列第42名。同样,2024年第六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发布,“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中,英山县榜上有名。很多时候,只有做出了成效,才能赢得认可,天上从来不会掉下“馅饼”,作为山区县,英山为“全域旅游”下的功夫有目共睹。
今日之英山,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奠定了全力争创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坚实基础,具备了走在前列的绿色发展动能,锻造了善作善成的干部队伍。英山正坚决守牢大别山生态屏障和白莲河重要水源地使命,深入实施白莲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工程、白莲河源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西汤河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等一批重大项目,打造宜居宜业的家园、自然和谐的乐园、产业兴旺的田园,实现一河清水入白莲。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山水英山,云雾升腾。绿红黄茶,茗香魂灵,黄精茯苓,药食提神。温泉冲浪,神峰山庄,天然食材,件件喷香。当下,英山毕昇纪念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等均已建成,来到了英山,可选择的旅游出处更多了。英山已今非昔比,来了之后,会惊呼变化之大,会感叹变化之外的精心和精细。
朝乾夕惕唯奋斗,不负山水英山城。当前,英山人民正奋力奔跑在争创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赛道上,期待英山人民跑出守“绿”换“金”,跑出借“绿”生“金”,跑出聚“绿”成“金”的幸福日子,英山未来可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智华(湖北宜昌)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