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用脚印在泥土里写下“奉献”02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1日08:58 来源: 十堰日报

(上接1版)“看这桃子,每个七两左右,每棵树结出的成品果控制在30到35个,多一个,口感和营养都会打折。”刘光彩运用新技术,让桃树15个月就开始挂果,两年后亩产量接近4000公斤,市场上一公斤能卖10元以上。

为了让更多乡亲种上新品种桃树,刘光彩建立苗圃,把新品种桃树苗以每棵5元的成本价出售给果农,还把自己摸索出的技术要点整理后印成资料免费发放给果农,自己掏腰包开技术培训班,帮助果农提高种植管理水平。

“我最大的愿望不是自己要挣多少钱,而是帮助农民多挣钱。”刘光彩乐呵呵地说。

一生向党

72岁终圆入党梦

2019年7月1日,对于刘光彩来说是一个光荣而又神圣的日子。这天,72岁的他站在鲜红的党旗下,紧握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我年轻的时候,很多次想向党组织靠拢,但总觉得自己不够格,觉得自己还应该做得更好。”尽管不是党员,但入党的这颗“种子”在刘光彩心中生根发芽,早已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他一直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激励自己。2018年,他找到党组织负责人,表达了自己入党的强烈愿望。

加入党组织后,他的信心愈发坚定。“我要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为更多农民兄弟传授农业科技知识,让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他白天奋战在田间地头,晚上在电脑上查找资料、制作课件。他的电话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农民朋友咨询。

“每天晚上12点以前都没有睡过觉,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刘光彩除了为乡亲们服务,还同时担任7个种植基地的技术顾问。他不仅掌握了桃、李、杏、葡萄等水果高产栽植新技术,而且成为电脑操作的行家里手,“课件、视频都是我自己做,别人很难表达出我的技术特点和想法。”

“先把这根枝条向外推,然后轻轻旋转,顺着方向拉到怀里,抓紧后再把根部10厘米的芽抹掉,这样就把废枝变成了结果枝。大家一定要抓住现在枝条半木质化的时机,尽快对果树进行整形……”6月23日,在曾家沟果树基地里,刘光彩通过视频远程指导果农为李子树定形。

“党组织连续多年关心和培养我,给我提供了一个科技平台,让我这个年过古稀的老人能够发挥余热。只要我走得动,就一定为乡亲们服务到底。”扎根山乡20余载,贴进去多少钱,刘光彩没算过;帮助过多少百姓致富,刘光彩也已记不清。但每亩地能种多少株果树,株距是多少,行距是多少,施催芽肥、促果肥、壮果肥、越冬肥的时间等,他如数家珍。

从农村娃到老兵,从医生到农技专家,刘光彩的每一个脚印都写着“奉献”二字。对党无限感恩,对乡亲一片赤诚,刘光彩在绿水青山间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光彩人生 党员本色

杨超

今年77岁的他,始终敬党、爱党、跟党走,把一生献给了党的事业。古稀之年,他终于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继续在农业科技工作一线发光发热。在“七一”这个特殊重要的日子,回顾刘光彩的事迹,其心路历程让人动容,其不凡业绩让人钦佩,其奋斗精神让人倍感振奋。

作为长期扎根山乡的农技专家,刘光彩的可贵之处,不在于他有什么豪言壮语,不在于他有什么惊天壮举,而在于他真正做到了时时刻刻把党的重托扛在肩上、把群众的期盼记在心头。让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是他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从部队卫生员到农技专家,从国有企业到田园山野,从意气风发到老骥伏枥,我们看到了刘光彩一生向党、心系百姓的赤子之情,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不懈追求,燃烧自己、点亮他人的奉献精神。他的入党动机朴实而又纯粹,躬耕田野、苦心钻研的春夏秋冬,是他为自己设下的漫长“考察期”,丰收的田园、农民的笑脸,是他最有力的“考察材料”。他的身上,具备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和品格。刘光彩用行动证明,他不愧于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

共产党员,要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要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当前,乡村振兴事业如火如荼,广大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在这一关键时刻,需要更多像刘光彩这样的共产党人,发扬苦干实干、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正俯下身、沉下心,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兴产业、美环境、谋发展,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