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桥)办了“案子”就可能垮了“厂子”,在这样的两难选择中,在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内,咸安区法院做了一个令原告和被告皆大欢喜的调解,将法治优化营商环境实践落到实处。
7月3日,咸安区法院公布了一桩企业纠纷案,该案用“双向分级”评估制度作了较好处理。
事情源于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财产保全。
2020年7月,湖北某物业公司与咸宁某置业公司签订了《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物业公司如约提供服务,但对方却迟迟未支付费用。物业公司多次催讨未果便诉至法院,请求置业公司支付物业服务费,并提交了财产保全申请,申请冻结该公司名下的银行账户。
为尽量将企业诉讼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咸安区法院向原、被告企业送达《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告知书》和《企业涉诉影响自评表》。
成为被告后,某置业公司向办案法官诉苦: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公司举步维艰,如果冻结账户,资金无法周转,将严重影响公司经营。
该陈述被办案法官采纳。
“银行账户是企业日常资金收付和结算的核心渠道,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房地产企业,至关重要。一旦冻结将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极易导致办了‘案子’,垮了‘厂子’。在企业能够提供其他担保财产的情况,法院采取冻结企业银行账户之外的保全方式,有利于企业安心经营。”
根据某置业公司的自评表、提交的佐证材料,结合实地走访,在全面审查了企业性质、实力、信用等级的基础上,咸安区法院副院长黄彪元评估涉企案件经济影响风险等级为“黄色等级”,并解除了某置业公司对公账户的冻结,查封了其提供担保的两套房产,既维护了原告企业的合法权益,也为被告企业发展争取时间,避免停产风险。
“这仅是保全阶段的双向评估,在该案的后续的审判、执行过程,法院还会根据涉案金额大小、案件处理难度、诉讼风险、执行能力等方面,对涉案企业对案件处理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预期经济效益进行评估,通过全链条、全流程地客观精准评估,确保案件处理兼顾办案效率和企业发展需要。”该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尚利说。
据介绍,为精准回应企业司法需求,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24年6月6日,咸安区法院出台《涉企案件经济影响“双向分级”评估实施方案》,在立案、保全、审理、执行等环节,既分析评估涉案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受到的影响,也评估涉案企业对案件处理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预期经济效益,将司法活动影响划分为红、黄、蓝三级,对应严重、较大、较小程度,根据影响评估结果采取符合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存现状与发展需要、社会震荡最小、社会损耗最低和公平理性的司法措施,将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将至最低,切实增强市场主体依法经营发展的信心,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