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石竹村蹦出一个“银发管家”团,平均年龄77岁还“爱管闲事”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5日11:3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王焱尧 通讯员潘紫璐)银发一棵松,常青小区中。最后一公里,处处都有你……

在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石竹村,有一群平均年龄高达77岁的 “银发管家”志愿服务队,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了解村民需求,解决村民困难,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群“管事佬”,矛盾不上交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丁书安原是蒲团乡石竹小学校长,有着43年党龄,他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村里公益事业。2022年,在他的倡议和发起下,石竹村成立了“银发管家”志愿服务团。

“银发管家”团起初共有7名志愿者,主要由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和退休干部组成,平均年龄73岁,大家在村里都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随着“银发管家”团知名度越来越高,又有多名老党员加入,团员的平均年龄增至77岁。

据了解,“银发管家”团已吸收18名“团员”,多为党员,综合素养较高。其中本村15人,外地常住石竹村3人。4组村民汪安全有着53年党龄,2组村民石建艮有着61年党龄。

“50岁以下的村民都是我的学生,我讲话大家都愿意听。”丁书安说,“银发管家”团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和村民拉家常、聊变化、讲政策,全力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石竹村村支书刘卫华介绍,“银发管家”团每天派出一名志愿者值班接访群众,积极化解村里各种矛盾纠纷。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银发管家”团先后化解了70多件矛盾纠纷。

“‘银发管家’团成立之前,村里每年都有七八十起纠纷。‘银发管家’团成立之后,大量的纠纷被他们调处、化解。2023年村‘两委’只参与了一起纠纷的化解。”刘卫华说。

村“两委”班子发现一个现象,“银发管家”团成立后,村里的风气明显好转。过去做群众工作比较困难,“老百姓老不信”,现在做群众工作相对简单多了,是“老百姓,真相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石竹村下辖15个村民小组,其中6个村民小组融进石竹社区。石竹社区常住人口600多人,逢年过节有1000多人,其中武汉、黄石等周边在石竹社区养老,共有89多户。

石竹社区共有426户居民,2022年,由于诸多原因,石竹社区成为无人管理的小区,社区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银发管家”团副团长何允照曾担任武汉一家单位的领导,也是一名老党员,他自告奋勇推进社区电改、水改和日常管理工作。

“社区没有进行电改,电压极不稳定,经常有居民家中电器被烧,居民用电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采访中,村民们反馈。

2023年10月,在村“两委”的主导下,何允照主动搜集居民电改的相关诉求。经集体协商,最终决定常住村民缴纳300元,非户籍村民出资1600元,以此来解决社区电改问题。

何允照还负责做89户非石竹村户籍村民的工作,并收齐每户1600元的电改费用。经过4个多月的奔波,2024年2月,困扰石竹社区10多年的电改问题,终于得以圆满解决。

华中科技大学退休教授张德鹏,于2022年开始旅居石竹社区。2023年年初,他主动加入“银发管家”团。他每个月给全村党员讲一次党课。由于他讲课接地气,吸引不少村民围观。

此外,湖北经济学院退休教师向韩玲也是“银发管家”团成员,她跟学校老师一道,开展暑期“四点半”课堂兴趣班活动,利用暑假时间,义务辅导村中适龄儿童学习文化知识,解决了暑期“孩子谁来管”的难题,得到了全村上下的一致好评。

据悉,“银发管家”团志愿者,在人居环境整治、秸秆禁烧、移风易俗、孝亲敬老、村务监督等各项活动中树榜样、立标杆,以实际行动践行“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誓言。

2024年2月,丁书安获得华容区农村“先锋党员”称号;2024年5月,鄂州市“银发管家”志愿团荣获2023年度湖北省“幸福河湖共同缔造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责任编辑:王焱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