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湖北入梅。自21日晚开始,富水流域燃起“狼烟”。
洪峰“兵临城下”,富水水库24年来首次“七孔齐开”腾库拦洪、削峰、错峰,下游阳新全员闻“汛”而动,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奋勇抗洪,转移受灾群众、冒雨昼夜巡堤、全力排除险情……富川大地上演一幕幕动人的瞬间。
24年首次“七孔齐开”
21日,首轮强降雨笼罩鄂东南。
22日,富水流域上游咸宁市通山县告急,受持续降雨影响,境内通山河等河流水位齐涨,当天,省富水水库管理局接到通山方面电话:请求开闸放水!但是,水库当天14时水位50.18米,尚未达到溢洪道底板高程高度,致使溢洪道无法自由泄流。根据多方研判分析,预计23日,在水库上游,水位将快速上涨,满足预泄条件。
此时,富水河入江的富池口大闸外,入梅后长江水位快速上涨2米,且上涨趋势明显,但仍处于自排的有利时机。
降水位、保通山、利长远,泄洪压力直接给到下游。阳新能接受吗?
连日降雨造成阳新县局部受涝严重,道路受淹、农田受灾、群众生活不便……一旦泄洪,阳新县难免受到叠加的不利影响。一时间,一些干部有了抵触情绪。
“2020年溃口,阳新是吃过大亏的。现在,说什么也不能再回到那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旦错过机会,损失更大。”针对各种不同声音,黄石市、阳新县党委、政府从流域整体出发,迅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22日22时,省水利厅下发调度令:23日10时开启4孔闸门预泄。
“开闸”——随着泄洪闸如期打开,此时入库流量已达2770立方米每秒。
23日10时,四孔开启预泄腾库,泄流量400立方米/秒。12时和16时,各增开1孔,六孔泄流990立方米/秒,但库水位仍以每小时15厘米左右的速度快速上涨。17时,达到最大洪峰,入库流量4070立方米/秒。
24日4时,库水位达本轮降雨最高55.35米,超过控制运用水位1.35米。8时,再增一孔,七孔齐开,泄流1510立方米/秒,水库水位开始以每小时2~3厘米的速度下降,水库有效发挥了拦洪、削峰、错峰功能。
富水水库泄洪。
龙港凝聚起“党力量”
龙港镇是出库洪水冲击的第一个乡镇,全镇39个村有14个村地势相对较低。
泄洪前夕,阳新县发出紧急通知,镇、村党员干部悉数上阵。
6月23日,阳新县龙港镇车桥村。
在当地政府组织下,“青年之家”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一队沿河道向上游走,一队赶赴下游,帮助群众转移。
车桥村有村干部4人,参与组织群众转移的却多达300多人,有党员,有志愿者,有热心村民。
在马岭村,孤寡老人孔令塘没法投亲靠友。龙港镇党委副书记马林赶赴5公里把老人接到镇福利院。
狄湖村26户家庭被“泡”水中,全村人施以援手。
龙港镇党委书记刘元根说,干群齐心,组织有力,2169人应疏尽疏。
转移被困群众。
三溪镇筑起冲不跨的堤坝
7月2日,阳新县三溪镇,尽管转晴,但依然是一片泽国。
八湘村村支书明振斌一边四处查看水情,一边嘱咐村民们务必小心。
村支部通过前期地毯式排查,共发现6个湾组严重内涝,随后立即将党员力量划分为六个党小组,每个湾组专人负责。
7月2日凌晨5时许,党员庞高明察觉庞老屋组有内涝风险,组织群众转移,果断排除险情。
记者了解到,汛期以来,三溪镇从年轻的入党积极分子到60多岁的退休老党员,越来越多党员和志愿者加入防汛一线。
在八斗村,5名党员和志愿者巡湖发现上四方块湖外侧存在垮塌隐患。
面对紧急情况,突击队迅速响应,一边排除险情,一边加固堤坝,装填沙袋,不到一小时,湖堤得到有效加固。
田西村安置点地势低洼,最大淹没深度近半米,部分居民被困家中。该村紧急集结了20余名党员干部开展拉网式排查,挨家挨户通知撤离,确保做到“应转尽转、不漏一人”,共转移村民70余人。
三溪镇紧急排险。
陶港一线老将诠释担当
持续强降雨,给富河堤网湖段防汛带来严峻挑战。
连日来,陶港镇新老党员携手并肩,齐心合力排除险情,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
贾希六今年75岁,42年党龄,有丰富的防汛经验。
自防汛工作开展以来,他经常到富河大堤上值守巡查,带领年轻党员对堤坡、堤脚细察查看,并传授他们发现、消除隐患的经验技巧。
“不好,这里出现渗水点,快向指挥部汇报!”
在他发现渗水点后,在陶港镇防汛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20余人抢险队伍挖土、装袋、转运砂石、筑堤,投入抢险,几处渗水点明显减缓。
“我今年刚入党,必须向老党员学习,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和那一股子认真劲儿!”陶港镇年轻党员贾云龙说。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老将带新兵,防汛冲在前。在这次防汛抢险中,陶港镇像贾希六、贾云龙一样挺身而出的党员还有很多。
危难时刻,他们用党性和守土有责,共同为陶港镇构筑起坚固的安全防线。
新老党员齐上阵。
枫林镇党员扎根如“木”
哪儿有险情,哪儿就有党员先锋。
汛情开始后,枫林镇党委政府召开紧急会议。
镇党委书记石子倩说了一句话:“时间就是生命,必须立刻行动!”
“来不及了,什么都不用带了,直接出发!”
收到召集令后,“00后”镇干部陈炜即刻登上防汛队伍车辆,前往枫林绒湖哨所进行驻扎。
为确保水库安全,枫林镇特设六处哨所,专门用于监测水位变化及潜在险情。
这些哨所,由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共同负责,24小时不间断值班。
这些党员们,如同扎根的树木,坚定不移守护着水库的安全。
在神灵湖,党员们紧张开展装运沙袋、加固堤坝等工作。脚踩泥泞,挥汗如雨,但是他们依旧咬牙坚持,眼神充满坚定。
党员扎根库区不动如木。
白沙镇防汛一线党旗红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
6月28日,白沙镇梁公铺村在巡查时发现,细吕广组进组公路被淹,水位和排水港持平,行人车辆出入十分危险。
村干部连忙通知组干部和党员到路口拉起警戒线,提醒过往村民非必要不出门。
新星村“两委”在雨中巡查时发现,糯谷垅水库溢洪道有杂草排水不畅,迅速安排挖掘机除杂清淤,确保溢洪道排水畅通。
6月29日清晨6点多,三房村白三线马坳山路段出现滑坡。在党员的带头下,警戒线拉了起来,滑坡位置被彩条覆盖,防止再次滑坡。
记者了解到,汛期开始后,该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加强巡查值守,用实际行动做好防汛减灾工作。
风雨中,白沙镇处处都有党员干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亮身份、树旗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村党员在损毁路面设置警示标志。
浮屠镇栗林村打响“家园保卫战”
阳新县浮屠镇栗林村三面环水,每逢洪灾季节,这个村子时不时上演“被困的孤岛”情节。
6月28日早上,浮屠镇栗林村入村主干道已有多处被淹,高度已达30cm,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主干道柏油路不被损坏,栗林村“两委”决定下午2点对村三组上赵祠堂路口实施封堵。
当天下午2时许,村组干部,工作队,各组长和各小组防汛突击队员40多人全部到位。随着铲车发动机的轰鸣声,一场浩浩荡荡的“家园保卫战”正式拉开序幕。
从围垦堤坝断点处相接,先倒土,再依次码放防汛土袋,再逐渐加高加固,2000个防汛土袋全部投入使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冒雨奋战,2米宽、50米长、1.5米高的防汛堵口已初具规模。
自进入汛期以来,栗林村多次召开防汛备汛工作会议,成立防汛小组,拟定防汛值班安排表,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值班制度,每日做好巡查记录,实时汇报水位情况。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这场“战役”中,栗林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责任和行动为栗林群众筑牢安全防线。
栗林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有“警”无险,“断粮”司机吃上热饭菜
7月2日上午9时许,阳新公安三溪派出所接警:
来自山西的长途货车司机席师傅称,其在辖区351国道姜福村南山晚组路段被困,积水严重,粮草已断。
接警后,三溪所长王斌迅速组织人员联合驻所专职消防员,出动皮划艇等救援装备,就近联络铲车司机,驾铲车赶赴现场。
赶到后发现,路面积水长达数百米,水深1米有余,深水区达1.5米左右。
10余辆外地货车一字排开,齐齐被困。
司机们面露难色:因准备的食物和饮品不足,吃饭喝水成了大问题。
王斌与姜福村村干部就地商议,一致决定迅速安排这群外地司机就餐休息问题。
“有缘千里来相逢,都到我家去做客吧!”姜福村支书明廷文发出热情邀请。
很快,铲车成了冲锋舟,皮划艇成为重要交通工具,所有被困司机成功转移至安全区。
被困外地司机受到阳新警方救助。
热水热茶、好菜好饭,明廷文家里其乐融融。
外地司机们齐刷刷伸出大拇指:“在湖北阳新,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情味!”
7月2日上午11时22分许,龙港河洪水水位上涨,一名浅色上衣女孩紧紧抱住水中树干,湍急河水已没半身。
民警迅速联合消防队员借助救生绳索、救生圈和救生梯等专业装备,将离岸边直线距离约五六米远处的受困女孩成功救援上岸。
被困10小时的初中女孩被警方救上岸。
小成说,她在河边洗手时,因湿滑不慎入水,所幸抓住一棵树干,至被救援上岸,她已在水中浸泡近10个小时。
“汛考”当前,党性闪光。阳新县的防汛救灾战斗仍然在持续!
策划:阳新县委组织部
执行:张超、罗朝阳
通讯员:蔡连生、汪友林、黄玲玲、王平、倪婷婷、胡亚斌、杨慧兰
记者:田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