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 咸宁新闻 > 咸宁资讯

通城县马港镇干群齐心,按下灾后重建 “加速键”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5日11:36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 通讯员 瞿欣 孙付浩)7月4日,通城县马港镇传来消息,在经历了持续的强降雨后,该镇干部群众在灾情和损失面前,不等不靠,用共同缔造理念开展自救互救,积极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干群同动,吹响自救“集结号”

一个个身影在田埂上穿梭,一把把种子从农户手中抛出,一块块农田重新种下收获的希望……

持续强降雨后,天气晴朗,积水退却。马港镇界上村田间地头,当地群众正抢抓农时,水退人进,开展生产自救。

微信截图_20240704202940.jpg.jpg

“眼瞅着秧苗长势喜人,等两个月就能收割了,岂料遭遇连续强降雨,40亩农田被淹没在水下,受灾31亩,绝收9亩。”回忆起田地被淹的情形,界上村村民的脸上写满无奈,因强降雨冲下来的淤泥侵入土壤,只有将田地化整为零,每天开展人工自救,清一块、抢种一块。

“水退一寸,地抢一分。”该镇党委副书记吴刚介绍,6月中旬至今,马港镇连续经历强降水,累计降水600毫米,农作物受灾达990余亩。

趁着晴好天气,马港镇筹措种子近1980袋,免费发放给受灾重点村落,组织群众抢排、抢管、抢种、抢收。赶早一天是一天,力争上茬损失下茬补,前期损失后期补,把损失降到最低。

同时,马港镇还快速启动保险理赔,从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组建现场勘查队5支,深入田间地头对投保农作物进行现场查勘、定损和理赔工作,切实减轻农民的损失,为受灾农民抢抓时间开展生产自救,吃下“定心丸”。

积极主动,擘画共建“同心圆”

在晨曦初破的寂静中,马港镇九岭村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猛然唤醒。7月2日凌晨三点,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滑坡已悄然降临,微工厂的外墙在滑坡的冲击下显得摇摇欲坠。

“真是让政府操心了,为了我们的安全,大半夜转移我们。”九岭村正在被转移村民魏自祥说道。面对突如其来的滑坡风险,周边村民们没有选择旁观,而是迅速行动起来,配合政府协助转移。

微信截图_20240704203014.jpg.jpg

为了彻底消除滑坡带来的安全隐患,需要对山体进行大规模的降顶削坡工程。这意味着山上新修建的蓄水池、郁郁葱葱的树木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19户农户的固定资产将面临损毁的命运。

“我们个人利益的得失,在全村的安全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九岭村三组村民徐哲华为代表的19户农户主动提出无偿让地,支持山体修整工程。这一举动迅速在全村范围内传递开来,激发了更多村民的共鸣与参与。

7月2日下午,村民们便自发组织起来,形成了一支支强大的志愿者队伍,不畏艰辛,不怕脏累,积极参与到垮塌泥土的清理工作中。历经2天的共同努力,九岭村的安全隐患彻底消除了。

不等不靠,共筑治理“平安圈”

“咱们再加把劲,赶紧把从山上冲下来的石头、泥巴和树枝清理干净,争取一会儿就能通车。”7月2日上午,马港镇毛塅村的20余名党员干部和村民志愿者正在挥镐扬铲、推运斗车,对村内多处因山体垮塌堆积的淤泥、石头、树枝等杂物进行清运。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毛塅村党支部的号召发动下,党员群众一呼百应,踊跃参与,第一时间赶往山体滑坡现场,主动参与清理工作,炎炎烈日下,大家戴着草帽,拿着锄头、铁锹,你一锄、我一铲,清理塌方,填平路面,成为大山深处一道靓丽的风景。

微信截图_20240704203050.jpg.jpg

经过4个多小时的共同努力,毛塅村村组道路树枝、淤泥等都清理干净了,道路恢复正常通行。

“今天上午我路过时看到了道路被挡,我叫了组里几个人,拿着镰刀、铲子一起清理。”毛塅村村民程新龙第一个赶到现场的,不仅组织附近村民一起行动,更是设立了警示标牌。

天灾无情人间有情,此次清理行动毛塅村积极响应,更有附近十余名村民自发参与,消除了安全隐患,使“五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王焱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