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资讯

文化铸魂!耕读传百年,谷城杨家老湾新生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0日17:35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赵建鹏 通讯员夏清会)盛夏时节,记者走进鄂西谷城五山镇杨家老湾,一块块崭新而富有特色的文化牌展示着村庄厚重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村民生活的巨变。

昔日,耕读传百年的这个鄂西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借着实施乡村振兴的强劲“东风”,吸引了中国曲协、省文联、市文联多次来村调研、慰问、演出,已成为湖北小有名气的文化振兴示范村。

昔日,耕读传百年

今日,文化大舞台

 咚咚锵!咚咚锵!近日的一个晚上,在谷城县五山镇杨家老湾的村街上,一群锣鼓演员正在卖力得表演,旁边围坐着一群村民。掌声、呐喊声震耳欲聋。

有一名男游客尤其激动,不停的叫好,手机不停在拍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自称姓陈,就在谷城县城住。“这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节目真精彩!那天在朋友圈看到杨家老湾经常表演节目,听说这边还有乡村记忆馆,今天特意带上家人来这里游玩。”

据杨家老湾村妇联主席严琴介绍,该村因杨氏一脉在此族居三百多年而得名,是远近闻名的耕读村、教师村、故事村,拥有五山民间故事、五山锣鼓二项市级非遗,还有杨家老湾传统民间文艺县级非遗。

正在该村采风的记者被眼前的“文化大舞台”所震撼——天为幕、水泥地为台,没有绚烂的灯光,没有华丽的服装造型,“观众席”就是空地上临时搬来的小板凳。

对此,国际说唱艺术联盟副秘书长芦明曾感叹道:这里是农村,远离城市,远离剧场,但是他们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享受文化。

据了解,目前,杨家老湾以武汉火车站为设计原型的乡村大舞台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未来将打造日夜两用、声光一体的多功能实用性乡村大舞台,为群众提供大型文娱活动场所。

百年记忆,六代传承

村民们几乎个个是艺人

走进游客陈先生嘴里所说的乡村记忆馆,记者发现这里古香古色,其实是对百年的杨氏祠堂进行了修复改造。

馆里,展览着由乡亲们自发捐赠的现存六百多件历史物件,包括农耕器具、家用老瓷器、摆件、木制纺织机、老式录音机、照相机以及珍贵的历史典籍等。

村妇联主席严琴说:“在村里露天舞台上经常表演的这些演员,他们个个都是村民,也是我们村的民间艺术团的成员。这个艺术团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目前是六代传承,现已升格为五山民间艺术团。”

据了解,几十年过去,经过五代民间艺人传承,该艺术团现有队员24人,能够演出节目有:旱船、竹马、叫驴、花棍、锣鼓、舞狮、广场舞等自编自演节目。谷城县五山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主力队员来自杨家老湾村,小分队利用农闲坚持排练节目,积极传递正能量,在全镇各村巡回演出,受到广泛好评。

女村民刘迪告诉记者,她曾外出打工,婚后在家教子务农,后来加入了民间艺术团,学习锣鼓、花棍、旱船、蚌壳精等传统节目。“扛起锄头,我是农民;走上舞台,我是演员。我现在对村里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理解、敬畏。村里跳舞的、表演的、健身的更多了,我们的女子威风锣鼓还上了襄阳春晚呢。”她兴奋地说。

榜样示范引领

村风村俗美起来

百年耕读文化尚在持续,传统民俗艺术至今已传承了五代,杨家老湾依然在不断革新自己的村风村俗。

杨家老湾村设立了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和村民议事会,上年度开展道德评议会2次、村民议事12次、“禁毒禁赌”会3次。

村妇联主席严琴是村里道德评选会的负责人。据她介绍,这个评选会的工作职责,就是以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为抓手,在村里挖掘榜样,该村现有四百多户,十星级文明户近百户。

“我们发现、推荐、获表彰一大批道德模范,有荆楚楷模杜权成和闻健,谷城楷模刘文杰、袁晴、胡晓娟,还有两批十位村级道德模范。杜权成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杨大根家庭获襄阳市最美家庭,翟国华家庭获谷城县最美家庭。”她说。

“在我们村,书桌要比牌桌多,吵架、闹事很稀罕,和谐、文明是常态。”村干部严永军曾自豪地说。

杨家老湾村妇联主席严琴告诉记者:“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间文化、地方曲子、乡间调子,以身边人讲身边事、教身边人。”


【责任编辑:张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