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资讯

黄山垭村:“绿映红”谱写乡村振兴新诗篇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0日17:35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赵建鹏 通讯员夏清会)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山村,曾是鄂西北骡马古道的一部分,百余株千年古树在这里安静伫立,见证着时代变迁;

这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在谷城的重要革命根据地,无数革命先烈在这片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

这里景色秀丽,三条河流从中穿过,生态资源独特,被称为谷城“小九寨”。

这就是谷城县五山镇西南端,集山区、老区、边区为一体的黄山垭村。黄山垭村现有村民441户,1301人,面积39平方公里,是五山镇面积最大的村。这里具有丰富的红色、绿色资源,作为五山镇全域茶旅中“红色茶旅”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山垭依托自身资源,突出“生态黄山垭,红色旅游文化之乡”的战略定位,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相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

红色沃土点燃振兴引擎

穿过恢宏大气的仿古山门,就到了著名的革命老区黄山垭村。门楼上方的城楼是五山革命历史陈列室。门楼右侧的小路通往肃穆的烈士陵园。这座陵园也称为“八座坟”,是村民为纪念中原突围部队牺牲的8位无名烈士而修建。这里还有一座“希林桥”,是村民为了缅怀剿匪时牺牲在黄山垭附近的人民解放军汉南军分区85团团长王希林,将一座清代青石桥修缮后更名的。还有铮铮铁骨,誓死不背叛组织的郝继业烈士、谷城参加“五四”运动第一人胡进吾等人的故事,都在这片红色沃土上不断传颂着。

黄山垭山门

2021年,黄山垭村被列为省级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为全力推进试点村建设工作,村里组建红色文化志愿服务队,遍访每一处战场遗址、每一位老党员,充分挖掘历史资源,整理还原了黄山垭伏击战、85团剿匪战等重要战役相关文字资料;打造希林红色广场,修建了王希林烈士雕像以及体现解放军战斗场景的群雕;建设了黄山垭政治生活馆,采用声光电的方式全景展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强化镇内红色联动,与另一处革命老区九里岗村串联成线,融入五山镇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黄山垭村立足五山镇“最美茶旅小镇”建设,精心打造“红色茶旅”,大力发展红色培训旅游、研学旅游。以黄山垭村政治生活馆为阵地,以“产业发展+红色旅游”融合模式,使全村农户融入红色茶旅大环境中,带动农家乐、民宿、农特产品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动产业发展提档提质。现今,黄山垭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前来学习的支部500多个,来此接受红色教育的党员达万余人次。

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大山深处的黄山垭,森林覆盖率达到89%,盛产茶叶、木耳、香菇、天麻、猕猴桃等林特产品,境内班河、柳家河、盐龙寺河幽深秀丽,马鞍山、红石岩、狮子地奇峰耸峙,可与九寨沟媲美,生态资源得天独厚。目前,黄山垭人正在大力推进班河大峡谷生态旅游产业开发。

班河流经房县、丹江口、谷城三县(市),黄山垭村所在的中班河,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如果将中班河9公里长的峡谷打通,可与下游的军旅班河大峡谷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届时,两个4A级景区可以形成环线互动,对游客的吸引力更强。2017年,班河大峡谷景区建设启动。2018年,修通了黄山垭村到班河的路;2020年,修通了班河与房县的道路;2021年至今,按照旅游公路的标准修路10公里,拓宽道路20公里,还修建了3.5公里的班河栈道。

为了让项目顺利推进,解决资金难题,2021年,谷城县班河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襄阳市发改委驻黄山垭村第一书记靳巍巍的积极推动下,市发改委积极向湖北省发改委汇报争取,将该项目纳入中央财政预算的笼子。今年2月8日,前两批中央财政预算资金310万元已经到账。

兴起的农家乐

“大家现在信心特别足,干劲也特别足!”黄山垭村党支部书记姚家啟说,截至6月,已完成3.1公里景区步行道建设,13.5公里景区公路刷黑也已完成一半。按照计划,今年将新建游客接待中心、3A级旅游公厕、一万平米停车场和景区大门。预计到2025年五一前后,景区一期工程完工,中班河景区就可以开门迎客了。“我们也规划了农家乐、民宿、民俗文化产品等配套项目,各种岗位优先录用黄山垭村的村民”姚家啟说。

农特产品也成为黄山垭“绿映红”特色发展道路的一个重点。黄山垭重点发展茶叶特色产业、食用菌产业,今年该村对现有的1200亩茶园进行有机化改造、修缮整理老旧茶叶加工厂,添置茶叶生产设备,使茶叶年产值达到300万元。扩大袋栽食用菌生产规模,年生产量达到40万袋。使户户有产业,人人有钱挣,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张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