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杨慧丽、程玉含)6月底,受连续强降雨天气影响,湖北省农业大县浠水县有3.68万亩农田被淹。近日,随着洪水逐步退去,浠水县当地迅速推进抢收抢种等生产自救行动,一手抓晚稻抢种,一手抓旱地改种补种,全力开展农业生产自救。
通讯员供图
烈日下,在巴河镇西洋河大畈的田埂边,浠水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綦征正在跟村里的书记和种植大户讲解田间管理的注意事项。綦征说:“这块田的水稻不用补种,加强管理就可以,第一次洒5公斤尿素,再隔五天至七天再洒一次,然后还要用水稻防治病害的杀菌剂要喷施一次。”
通讯员供图
张治明是西洋河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这次合作社受灾面积接近1100亩,就在他着急的时候,当地政府和农业农村局及时帮他解忧。张治明告诉笔者,县农业农村局送来了种子、农药,合作社将争取在7月16号,基本上能把补种面积补起来。
浠水县巴河镇长春村支部书记程少清说:“就我站在的这个位置有接近一米的水,浸泡了七天七夜,田退出来后,目前的话政府种子拨的很及时,我村的话目前正在为翻秋补种。”
在巴河镇七一大畈,浠水县友隆农业机械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600亩,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大豆、水稻。受这次强降雨影响,合作社受灾面积近4000多亩。在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帮助下,及时排涝,指导如何抢抓农时,补种改种。
浠水县友隆农业机械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缪小雄说:“在农业农村局相关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我们正在有序的恢复生产,现在正在加强田间管理,施肥和叶面喷施、虫害管理、病害管理,后期基本上不减产。”
今年的强降雨导致浠水县农业受灾面积3.68万亩,灾情发生后,浠水县农业农村局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和技术指导小组,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分赴各地受灾农户、合作社开展灾情调查和技术服务指导,最大限度的降低洪涝灾害损失。
据统计,该局多方筹措翻秋的早稻种子2.5万公斤,玉米种子2万公斤,复合肥100吨,为恢复农作物生产救灾做准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