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鄂州第二届网评大赛㉕】漫评:鲲鹏展翅翱苍穹,风云吴都耀神州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5日17:57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世界高效、快速且网络化的演变进程,正深刻改写着城市发展、行业竞争以及商业企业选址的法则,并伴随着航空业的蓬勃发展而持续加快。1997年,英国小说家詹姆斯·格雷厄姆曾预测:“机场才是21世纪真正的城市。”这一预言,随着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从精心筹备、落地竣工,到筑路苍穹、畅“链”世界,再到古韵新风,今朝新城而逐一化作现实,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提供了鄂州方案。

实践一:向空图强,鄂州打造对外开放枢纽。约耳·加罗在《边缘城市》一书中曾说:“城市发展向来依托于当时最先进的交通方式,而交通工具的变革也同步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飞跃。”从交通支点到航空货运枢纽,再到枢纽型网络城市,花湖国际机场的每一步建设历程、每一个成长足迹,皆承载着鄂州不断逐梦广阔世界的勇毅追求。

27天拿到空域使用批准,开航投运未满半年即获批临时开放,获批临时开放当年即被纳入国家口岸开放年度审理计划,获批临时开放仅14个月便获批正式开放,一举缔造了国内机场航空口岸获批临时开放、正式开放的最快纪录。为了打造通江达海、跨越山河、“链”通全球的综合物流交通枢纽,鄂州匠心独运、分秒必争,1.5小时飞行圈覆盖五大国家级城市群,4小时内完成分拣转运,一夜抵达全国,隔日连通世界。鄂州已然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典范。

实践二:向新而行,鄂州引领产业聚“链”高飞。约翰·卡萨达的临空经济区“五波理论”认为,航空运输是继海运、水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后拉动经济的又一引擎,机场对民航业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甚大。

对于鄂州而言,花湖国际机场似圆心,良好的营商环境如半径,可以画出产城共兴的同心圆。内圈可以引进时效性强、周转迅速、低耗能、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对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集散、扩散和疏导,形成高效协同的供应链组织。

外圈可以布局会展、餐饮、娱乐、旅游、商务等服务型产业形态,借助航空经济圈带动城市之间在经济、社会、人文、国际交往等层面形成深层次联结,促使城市产业结构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低消耗产业转型,在“快进快出”中增强鄂州乃至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的经济效能,在“日升日落”间驱动湖北从中部腹地到追赶世界的步伐,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实践三:向美奔赴,鄂州实现人港产城融合。英国运输家肯尼斯·巴顿的“催化效应”研究发现,航空大都市增加工作岗位的速度是商业中心的7倍,是周边地带的1.5倍,全美五分之一的IT、金融、保险、咨询等精英人才聚集在25个航空大都市。

对于鄂州而言,一方面可以“航空大都市”理念为引领,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以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宜居的生活社区、开放包容的发展氛围,带动产业聚集、人才引育、城市配套形成正向循环,孕育无限机遇与惊喜。

另一方面要抢抓两大省级战略叠加机遇,以“鄂州所能”服务武汉新城所需,加快枢纽共建、规划同编、产业协同、流域共治、民生同保,借势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加速数字经济布局,推动以“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目标的武汉新城建设全面提速,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潮起花湖万象新,风正帆悬正可期。从“航空大都市4.0”全球典范看出,航空大都市让人们拥有的不仅是城市,还是世界和未来。昔日吴王古都,湖北之“根”,武昌之“源”,静谧之地绽放非凡光彩;今日风起花湖,腾云四海,空港新城,蓄势发展时机已然成熟;未来新城崛起,鲲鹏展翅,扶摇直上,抖落星河光耀神州必将成为现实。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谭金山(“文安平”网评团队、宜昌市西陵区市场监管局)

漫画:王赞(宜昌市西陵区市场监管局)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