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丨吕鉴蕾
通讯员丨黄旺宣、魏永伙、李俊 采写报道
在儿子彭雨新眼里,爸爸彭朝健很忙。
年均参加各种抢险救援任务12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000小时……他的身影总是冲锋在前,留给儿子彭雨新的却是离去的背影。
“我是一个兵,哪里需要就冲向哪里,这是我的责任。”这也是黄石雄鹰应急救援队联合党支部书记彭朝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彭朝健。受访者 供图
吹响救援“集结号”
为何走上公益救援之路?彭朝健回忆起过往——
2002年12月,他参军入伍,200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服役期间,他先后参加过抗击2003年北京“非典”疫情、5·12汶川大地震救援、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国庆六十周年首都大阅兵等重大活动。
2015年7月,彭朝健退役,安置于湖北黄石。“身份在变、角色在变,但军人的铮铮誓言、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始终不变。”2020年,面对突然暴发的疫情,他第一时间报名加入黄石雄鹰应急救援队,毫不犹豫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之后,因为综合素养表现突出,加入“雄鹰救援队”四年多,彭朝健逐渐从一名救援“新兵”,成长为黄石雄鹰应急救援队联合党支部书记。
不久前的一则通报,更是让彭朝健为救援队自豪不已,“陈涛同志见义勇为的行为充分体现了黄石这座文明城市的志愿者之光!生动诠释了雄鹰应急救援队‘雄鹰应急、救在身边’的立队宗旨!为队伍建设树立了榜样!”
“集结号”一经吹响,感召着医生、教师、退伍军人、户外爱好者等各种职业的爱心人士加入,救援队队伍不断扩大。“雄鹰救援队”从最初几个人,发展为拥有200名左右成员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彭朝健在救援现场。受访者 供图
冲向每个救援现场
“我们雄鹰救援队,除了救人还是救人,这也是我们的宗旨。”彭朝健说。
一遇灾难,彭朝健和队员们毫不犹豫地冲向现场。从防疫消杀、抗洪抢险,到冰雪清理、户外营救……不同地方、不同场景的救援现场,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在抢险救援现场,越是艰巨的任务彭朝健越是往前冲。他郑重地将党员徽章挂在胸前,“我是党员,跟我上!”这是他跟队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别担心,有我们呢,我们是救援专业人员,我们一定会让你们转危为安。”这是他对受困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他们就是这样,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他们随时准备出发,只因一句“我需要你的帮助。”
“我们队伍日常也会去企业、学校普及急救知识,感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对救援知识感兴趣,也越来越愿意参加志愿服务类活动了。”彭朝健说,“加入救援队4年多来,我发现黄石真是个很有爱的城市!每一次救援结束,我希望早点回黄石家。”
儿时读绘本的小男孩,几年下来已长成了一名初中生。对于爸爸做的一切,儿子彭雨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更多了一层理解。“爸爸,您永远是我的英雄,我的偶像,您放心去做吧,我会听妈妈的话,我和妈妈都是您坚强的后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