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丨左乙辰
通讯员丨黄旺宣、陈帅、董恩杰 采写报道
谦逊有礼,步伐稳健有力,这是老兵杨启军给人的初步印象。
脱下戎装的他,待人亲切、做事沉稳,好似一把宝剑已然入鞘,但锐气未减,仍然保留着那份军人的坚毅与果敢。
杨启军近照。左乙辰 摄
九八抗洪,筑起一道“防浪人墙”
1986年11月,杨启军踏上了从军之路。
农村出身的孩子,能吃苦,甘吃亏。他曾担任炊事员、卫生员、水电工、军车驾驶员等职务。由于踏实肯干、专业技术过硬,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担任卫生员期间,杨启军常为驻地群众免费治病、送药,以其热情周到的服务被大家誉为“活雷锋”。杨启军在部队学到了技术,锻炼了思想,修养了作风,入伍5年后,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了人民,我愿随时献出生命!”回想峥嵘岁月,杨启军壮志满怀。
1998年7月,我省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长江堤坝出现险情。杨启军所在部队奉命驰援仙桃东荆河堤,连夜乘军机赶赴灾区。
到达灾区后,洪水来势之猛、水位之高、洪峰之多、时间之长,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东荆河?那分明就是东荆海!”面对浊浪滔天的洪流,部队官兵立足在随时可能发生溃塌的大堤上极目远眺,看不见对岸堤的踪影。
谁也没有见过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杨启军与战友们,手拉手站在水中,双手磨出血泡,肩膀磨破皮肉,任凭风吹浪打,硬是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防浪人墙”。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集结在党旗下,日夜坚守,与人民子弟兵一起并肩作战,这一幕让杨启军深受感动,他将每月30元工资全部捐给当地的“帐篷学校”,为孩子们的未来尽一份力。
杨启军在部队。受访者 供图
纵身一跃,凡人善举“中国好人”
2000年4月,杨启军转业退役,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大冶市支行工作。
工作中,杨启军始终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乡镇网点人手不足,他便主动申请到偏远乡镇当柜员,因工作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柜员”“优秀共产党员”。
时间来到2019年1月26日。那天,寒风凛冽,气温骤降。杨启军赶回大冶市殷祖镇胡六村,为病重的母亲送药。
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享受着难得的团聚时光。突然,门外的水塘,传来“啪”的一声巨响。杨启军冲出门外,发现一辆小轿车侧翻在水塘里,正在慢慢下沉。
他焦急地呼喊周围的村民前来援助,自己则跳入冰冷刺骨的塘水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随时准备牺牲的年代。
在众人的帮助下,杨启军成功救出了落水者。此时的他已在冰冷的塘水中浸泡了半个多小时,体力严重透支。他感到手脚冻僵,无法动弹。上岸后,便一头栽倒在地。
杨启军的老母亲吓得大哭:“我的儿救人,自己不要命了!”众人将杨启军搀扶到附近一户村民家中,在炉火旁烤了许久,才逐渐醒来。
杨启军在部队留影。受访者 供图
2019年12月,杨启军入围“中国好人榜”。他用正直善良、勇敢无畏诠释着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人民群众有困难,我应当挺身而出。更何况在部队里接受了党和国家14年的教育!”杨启军娓娓道来,声音虽不洪亮,却充满了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