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 通讯员 蔡祖峰 程蒙 杨丛谦)野生动植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新闻发布会现场。黄铮 摄
定位于“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咸宁市,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7月23日,咸宁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相关情况。
构建体系保护野生动植物
咸宁市林业局副局长沈其文介绍,咸宁市积极推进野生动物救护站点建设,建成咸宁市(潜山)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各县(市、区)主要依托野保股(站)开展野生动物救护工作,基本形成以市级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为主,各县级救护站点为辅的“6+1”野生动物救护体系。
咸宁市在所有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区均建立了自然保护地,建有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共计47处。全市建成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7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5个。
咸宁市林业局副局长沈其文出席新闻发布会。黄铮 摄
建成通山县石航珍稀植物培育中心,完成花榈木扩繁育苗3000余株。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南方红豆杉资源收集圃、红椿种质资源库以及永瓣藤等极小种群植物保护基地,引进华中地区珍稀濒危物种43种,现保存各类珍稀濒危植物59种。
沈其文表示,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对400余株古树名木采取了树洞修补、防腐处理、砌墙护基、病虫防治等复壮修复措施。出台《咸宁市古桂花树保护条例》。2023年,咸宁市共救护野生动物176只。
今年以来,该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165人次,对15处野生动物栖息地、15处人工繁育场所、162处农贸市场、水产商行、花鸟市场、餐厅农家乐等场所进行巡查、检查。发现线索后,及时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查处,收缴非法猎具426个,收缴野生动物35只。
全面做好长江禁捕工作
咸宁市坐拥128公里长江岸线,做好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坚持禁捕是重要工作。
新闻发布会上,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永福表示,咸宁市共有“一江三湖三河”7个禁捕水域,自2018年1月1日起,咸宁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保护区实施全面禁捕。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永福出席新闻发布会。黄铮 摄
该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禁捕退捕各项政策。2020年启动退捕渔民安置工作,一次性向全市退捕渔民直接发放各级财政补助资金18306.16万元,并成功帮助2582名有劳动意愿的退捕渔民实现转产转业。
咸宁市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优秀护渔员队伍和优秀护渔员称号。2021年7月,该市成为全省首个建成禁捕水域“天网工程”全覆盖并实现市级联网的市州,实现了对全市重点禁捕水域全天候监控。
王永福介绍,通过覆盖全年的系列专项执法行动,长江流域生态持续好转。水清鱼跃、候鸟翩跹、江豚嬉戏、碧波荡漾的生态美景又回来了。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紧扣‘船、具、贩、钓’这四个关键点,利用好天网工程,采取人防加技防,联合公安、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协同联合作战,突出联合打击,快查、速审、严打,始终保持打击非法捕捞的高压态势,提升执法监管效率,形成强大威慑,确保长江十年禁渔落地见效。”王永福表态道。
强化监管打赢生态保卫战
咸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勇介绍,全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职责清理整顿野生动植物交易市场,依法查处非法出售、购买、经营利用野生动植物行为。
咸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勇出席新闻发布会。黄铮 摄
该市成立工作专班,并依托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制度,同林业、公安、农业农村等成员单位联合行动。
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开展专项行动15次,出动执法车辆55辆,执法人数195人,检查相关市场经营主体491家次。其中,餐饮单位155家次,农贸市场28个次,寄递企业10家、平台内企业23家。
督促和指导本地5家网络交易平台落实野生动植物交易管控责任,监测网站、网店、微信公众号115家。对咸安区一家收购、售卖野生鸟类餐饮主体立案查处,对各类检查中发现的10只野生动物进行收缴。
咸宁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政委阮卫国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破坏野生动植物刑事案件13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4人,移送审查起诉154人,打掉破坏野生动植物类犯罪团伙14个。
咸宁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政委阮卫国出席新闻发布会。黄铮 摄
共查扣各类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844只(株),收缴禁用猎捕工具1200余具,火药、钢珠等物品若干。相继打掉嘉鱼县19人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案,崇阳县35人非法狩猎、收购、出售野生动物团伙案等重大要案。
去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会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前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农贸市场、餐饮场所等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开展联合执法180次,清查点位320处,查获并移交行政管理部门案件线索9条,配合打击处理21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