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滚动播报

脑部有个“血气球” 介入栓塞精准“拆弹”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4日16:35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贝)“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完成这个手术,不仅省去了四处奔波求医的麻烦,而且手术效果非常好,我们很满意!”7月17日,刚办理完出院手续的唐阿姨和老伴对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疗团队的精湛技术非常认可,连连感谢所有医护人员的尽心尽力。

63岁的唐阿姨四年前因“脑出血”在外院做过开颅手术,身体恢复还算不错,平时也没有哪里不舒服。可是,半个月前的一次常规体检,让唐阿姨又一次紧张焦虑起来——脑动脉造影提示,阿姨右侧颈内动脉有一个微小动脉瘤。

动脉瘤虽然叫“瘤”,但其实并不是肿瘤,它是颅内动脉局部鼓出来的一个“血气球”,因形似瘤而得名。虽不是肿瘤,但它的破坏力非常惊人,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脑血管疾病,这个“血气球”一旦破裂,血管内的血液就会如同“爆胎”般喷涌而出,对患者造成巨大伤害,致死致残率极高。

经多方打听,唐阿姨慕名找到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胸外科主任姚世雄。在耐心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详细讲解疾病知识及预后,获得家属的信任和同意后,神经外科团队决定为唐阿姨进行四级高难度手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经过周密的术前讨论和准备,7月10日,在神经外科胸外科、麻醉科、介入科等科室的配合下,神经外科姚世雄、曹圃霖、宋铸等医护人员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拆弹”行动,手术无需开颅,通过股动脉穿刺插入微导管,经微导管放入栓塞材料弹簧圈,阻断血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在大小仅有3.5*2.8毫米里的空间操作,无疑是对医生巨大的考验。唐阿姨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未见显影,手术很成功。

据姚世雄介绍,脑动脉瘤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且多发于40至60岁的中老年人群。因此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头颅血管造影或核磁检查。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多囊肾等疾病者,有动脉瘤家族史者为高危人群,应每2年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实施早期干预。

【责任编辑:左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