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惟实励新展作为 勇毅笃行满目新 ——郧西县上半年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2日09:06 来源: 十堰日报

记者毛以国吴守全特约记者 邹景根 通讯员 孟莹

盛夏已至,菡萏繁华。

回眸郧西县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向新向上”的变化随处可见。

今年以来,该县统筹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品质生

活、高标准安全,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2%,农产品加工产值同比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建筑业总产值增速等经济指标处于全市第一方阵。

流域共治:谱写人水和谐新篇章

一方好山水,满眼皆生态。7月15日,记者来到郧西县河夹镇杨家湾村,漫步河湾绿道,归仙河的涓涓清流绕村而过,岸边的美人蕉随风摇曳,白鹭在草丛中嬉戏,一步一景令人沉醉……环境变化得益于归仙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开展。

归仙河是汉江左岸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达132平方公里,全长31公里。郧西县积极推进归仙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通过农村污水治理、生态脱氮沟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河道疏浚、河岸绿化、滩地整治、产业绿色转型等综合治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家园。

郧西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该县始终把守水护水当作“天大的事”,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域、全民、全时开展保水、护水、治水,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该县还采取水土保持、山洪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对全县115条小流域和支沟开展综合治理。

一抹神奇绿,污水化清流。观音镇刘家湾村,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就连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净化池里都种满了大聚藻、菖蒲、美人蕉等植物,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你们可别小看这些植物,它们也是污水处理‘设备’之一。”该村党支部书记杨飞介绍,污水通过管网进入处理站后,经过格栅池、调节池、厌氧池、耗氧池拦截掉固态物质后,再经过这些植物层层过滤,最终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郧西县还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全面提升河湖水质。全县共建成1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425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真正“管起来、用得好、见实效”,今年3月12日,郧西县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承担郧西县城乡污水处理厂运营、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厂网一体化”运维等工作。

一屏览全域,智治更有“数”。在位于郧西县城“双子楼”的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郧西分中心(以下简称“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监控室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郧西县天河口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实时数据就呈现在大屏幕上,氨氮、总磷、高锰酸盐等监测实时数据一目了然。

郧西县境内天河、金钱河等河流直接汇入汉江。该县发挥科技监测精准性和持续性高的特点,共添置生态环境领域水质监测设备、大气监测设备、无人机监测设备、智能 AI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2.69万余套,汇聚物联网、视联网感知设备近2.7万台(套),实时掌握全县水库、河流情况。并通过水质安全保障“监管平台、调度平台、监督平台”3个平台协同配合,形成“问题收集、分办交办、处置督办、办结销号”的工作闭环,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

正本清源护碧水,同守共治保清流。郧西县还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湿地、水生态修复工程,保护流域生态……通过综合施治,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2.47%,24个跨界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到100%,主要河流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Ⅱ类以上。

聚链成群: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生产车间里,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台台工业机器人挥舞着手臂……这是7月12日记者在位于郧西县河夹绿色低碳数字化新型园区的湖北奥维工业有限公司看到的生产场景。公司引进的自闭阀智能检测生产线,通过机器人技术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检测,日检测量达到2.6万至3万个,不仅缩短了产品交付时间,也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湖北奥维工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燃气自闭阀、物联网智能调压器、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燃气泄漏报警器、新材料燃气管道等高端智能设备产品。该公司总经理金钊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已完成产值1.2亿元,占去年全年产值的86%。

聚企成“链”,聚链成“群”。今年以来,郧西县全力建设供应链体系,推动优势产业聚链成势,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该县构建了奥维智能燃气阀门全产业链,旨在打造一流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构建了中庸电力变压器全产业链,加快建设1100kV特高压变压器智慧园区,形成集产品研发、设备生产、电力施工、发电售电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智能的不止工厂生产线,还有智慧农业。记者在河夹镇智慧绿谷食用菌生产基地大数据分析中心看到,一块大屏幕可实时监控每一个大棚的信息。在智能化菌菇棚中,通过传感器和监控探头,可以实现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信息的一键精准调控。数字化种植不仅可以节省40%的用工成本,还能实现从一季采收到多季采收的转变,提升30%的产量。

郧西县积极构建食用菌全产业链,与上海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发“郧西1、2、3号”菌种,与国家菌草中心合作发展以草代木的香菇种植,形成以诚友公司为龙头的食用菌培育、种植、加工、出口全产业链。上半年种植食用菌3800余万袋,建成拥有智控大棚246个、年循环种植香菇1000万袋的“智慧绿谷”,同时加快建设观音镇香菇种植基地。

构建生态渔业全产业链,与省水产研究所合作设立专家工作站,成功繁育天河翘嘴鲌、鳜鱼两个名优鱼种,形成集种苗孵育、活水养殖、冰鲜储运、精深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生态设施渔业32万立方米。

在土门镇小微企业双创园中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抢抓节点施工。该项目由山东米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道地中药材加工厂、区域中药材储运基地、专利转产孵化基地等,主要生产传统中药饮片、高端中药饮片、中药材提取物、中药材全利用制备膳食纤维及生物基新材料等。

上半年,郧西县与九州通医药集团合作,建设了中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并将其融入了九州医药供应链平台。此外,该县14家企业入驻湖北城乡供应链一体化平台;136家企业入驻湖北科技创新供应链天网平台;加快建设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成鄂西北交通物流产业园,完成邮政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自动化改造……

从“点上开花”迈向“链上成景”,郧西县围绕“一主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做好“链文章”,激发新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产城集中:打造宜居乐业新县城

“公司离我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在家门口上班既可以挣钱又方便照顾小孩。”38岁的郭燚是郧西县河夹镇魏家垭村4组村民,此前曾在上海等地工作,2022年进入河夹绿色低碳数字化新型园区上班,后搬到集镇居住,骑摩托车上班仅需5分钟,月工资在5000元~6000元。

“河夹绿色低碳数字化新型园区已入驻投产企业26家,70%以上的工人都是本地人,有不少是从外地返乡就业的。”7月12日,郧西县工业园区计划与财务部部长付翔介绍,该工业园区主要有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物流交易区四个功能区,配套建设消防站、燃气供应站、污水处理厂等,致力构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的产业生态体系。

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为切入点推动新型城镇化,是郧西县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该县把握好关键要素,高效率配置公共基础设施,加快“教联体”“医共体”建设,全面提升城市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人居环境品质化建设,提升公园绿地与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集聚力;充分发挥政策联动作用,结合实际创新推出“政策包”,引导农村人口进城、返乡人口就业创业,吸引更多人到县城安家落户。

围绕“双集中”,郧西县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引导生态文旅康养、数智制造、生态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向“一区三园”集中发展,城镇新增就业4500多人。

“整个站房的设计理念是‘秦楚门户山水郧西’,我们争取今年年底站房主体结构实现封顶,明年完成所有装饰装修工作。”7月15日,在西十高铁湖北段郧西站站房项目建设现场,项目部经理付景介绍。郧西站建成后,将成为郧西县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实现增容提质的重要支撑。

以西十高铁郧西站建设为契机,郧西县打响“我家有高铁”房地产品牌,新建一批“东有家园、下楼即到站,西有客厅、出站即会客”的生态花园式第四代住宅,配套集商贸、文旅、康养于一体的站城综合体。与此同时,该县聚焦教师、医务人员、多孩家庭、进城农民、引进人才、受地灾影响居民特定人群,分类制定6项综合性民生保障政策“软举措”,发放县城购房奖补,促进人口向县城集中。

夜幕降临,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市民徜徉在郧西县老北街绿色低碳文化街区感到轻松惬意。这里流光溢彩,街巷古色古香,人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各式各样的美食、欣赏独特的工艺品。该县对老北街进行改造时,融入“沉浸类、休闲类、餐饮类、零售类、文化类”五大业态,让其成为郧西夜经济的“新名片”,也成为该县城镇与产业“双集中”新亮点。

伴随着老北街改造及运营,上半年,县一中北出口路、天安大道等城建工程进展迅速;县人民医院东院区即将竣工、县中医医院加快建设三级中医康养特色医院、县妇保院实现提档升级……一幅宜居乐业的发展图景在郧西县徐徐铺展。

目之所及,皆升腾着奋斗的激情活力;耳之所闻,皆是高质量发展的铿锵声音;心之所向,皆是砥砺奋进的拼搏精神。于一系列变化中,人们不仅能感受到郧西产业森林“拔节生长”的态势,还能看见城乡面貌不断变美。

不忘初心再“赶考”,追风逐月向未来。郧西县将继续惟实励新,笃行致远,奋力冲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浓墨重彩地书写“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中国式现代化郧西篇章。

郧西县水清岸绿景美如画通讯员徐军摄

汉江流域青山常绿、碧水长流通讯员徐军摄

老北街低碳文化街区夜景通讯员徐军摄

▲双子楼通讯员徐军摄

▲郧西县河夹工业园记者刘仲黎摄

▲五龙河风光通讯员郧轩文摄

▶龙潭河景区通讯员郧轩文摄

◀郧西县香口乡蔬菜基地通讯员徐军摄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