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资讯

武汉市青山区推动“医联体”建设,让群众更有“医”靠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2日11:0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熊卉)看病就医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长期以来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7月26日,武汉市青山区人大新沟桥街道代表小组走进青山区疾控妇幼公共卫生大楼和华润武钢总医院,专题调研“区域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建设”工作情况。

“青山区目前建立了以区疾控中心为核心,综合医疗机构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的疾病预防控制三级网络,具备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在青山区疾控妇幼公共卫生大楼,代表们依次参观了区疾控中心的理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P2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等,深入了解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和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相关内容。

该大楼集疾病防控、妇幼保健、结核病防治、应对重大疾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功能为一体,随着区疾控中心的迁入以及区妇幼保健院于8月5日在这里正式启用新院区办公,将有效提升青山区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的能力,补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短板,为群众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在华润武钢总医院开展的座谈会中,代表们了解到作为青山区的公立三甲医院,该院始终走在医疗改革和创新的前列。近年来,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与省级医院和区内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覆盖区域内外、涵盖多级医疗机构的转诊网络。

“医联体通过线上远程会诊、检查结果互认、数字资源共享、专家下沉坐诊、远程专科诊断、双向转诊、远程预约等,避免重复检查,大大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就医流程更优、更便捷。”通过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医联体建设工作,代表们详细了解了该院医联体建设的政策背景、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医生队伍建设、卫生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情况,深刻感受到医联体建设为群众看病就医带来的便利。

如何强化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会上,青山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围绕统筹推进医联体建设、支持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统筹部署区域卫生规划等三个方面,对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号关于对青山辖区医院进行区域一体化管理的建议进行了答复,并表示将认真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医联体建设的各项措施。

随后,代表们踊跃发言,为区域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建言献策。“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人大代表何慧曾经的就医经历让她对此深有感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医联体成员单位,实验室检查、影像诊断由牵头医院专家把关,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同质化服务。”同时她建议,医院能否设立“无陪护”病房,解决患者无家属照顾这一问题。

人大代表高啟华建议医联体牵头单位实行统一高效的管理,完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下沉,科学制定分级诊疗细则,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探索更有效的薪酬分配机制,以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医联体建设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人大新沟桥街道工委负责人建议,要以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为宗旨,通过创新管理机制、运营机制、激励机制、绩效分配机制等制度实施区域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同时,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小病不出街道、大病不出区,真正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家门口”医疗服务。

下一步,人大新沟桥街道工委将持续关注区域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辖区紧密型医联体均衡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张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