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三产融合”助力咸安区桂花镇建设香旅小镇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5日20:10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 通讯员 董国兵 梁欣 夏兆前)中国桂花在咸宁,咸宁桂花在桂花。

咸安区桂花镇的古桂资源“全国之最”,如何抓住咸宁市“中国桂花城”建设的机遇,让桂花镇的绿水青山成为乡亲们的金山银山?7月30日,记者从桂花镇了解到,该镇今年以来积极谋划“三产融合”,建设“香旅小镇”。

微信截图_20240805165119.jpg.jpg

桂花镇有古桂群9个,百年以上古桂树1838棵,2023年该镇古桂群入选第七批中国农业重要文化遗产。该镇桂花苗木多、产量大、品质优,是咸宁市桂花主产区。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镇域内桂花种植面积3万亩,鲜花年产量50万斤,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大系30余种,是百姓的致富花、幸福花。

但从桂花产业来看,虽然发展势头虽然不错,但仍有不足。虽然古桂资源丰富且集中,但桂花新品种培育、引进不足,种植规模零散。标准化程度低,修剪、疏花、病虫防治等种植规范落实不到位。产业以销售苗木、鲜花为主,商品化能力低,经济效益低下。

微信图片_20240805164515.jpg.jpg

破冰突围路万条,发展产业是头条。桂花镇以资源谋产业,以产业富百姓,构建桂花林、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

记者了解到,在桂花一产发展上,该镇开展现代种植,摒弃原有“小而全、杂又乱” 的种植模式,实行标准化种植与管理。同时,培育名优品种,聚焦观赏性强、香气浓郁、生长速度快、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型名优桂花品种。

此外,积极发展桂花园艺,对桂花树进行艺术造型创造,培育桂花盆景。

在桂花二产方面,该镇突破桂花产品精深加工。配合湖科、职院对桂花的“花、叶、枝、茎”的全株科研开发,提取桂花精油、桂花纯露,助推桂花产业链向“饮、食、健、美、药、香、茶”延伸。

微信图片_20240805160833.jpg

同时,布局仓储物流基地。结合桂花主要种植基地、加工主体和电商大户,在208省道镇区段规划建设桂花苗木和加工产品的仓储物流园区,打造桂花大型集散中心。

在第三产业方面,该镇立体性发展桂花特色游。对接主城区、串联周边镇、统筹镇域内,拓展新的旅游产品、串联新的旅游线路。

桂花镇位于咸宁至通山的旅游发展带上,是咸宁至九宫山、隐水洞的途经之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区位。

微信图片_20240805160725.jpg

刘家桥村就位于咸安区通往通山县的209省道旁,是许多旅客中途停车休憩的旅游打卡地。208省道直通崇阳县,串联桂花源、鸣水泉等地。

该镇利用交通区位带来的便利,统筹镇域范围内刘家桥古民居景区、桂花源古桂园景区、金桂湖景区、鸣水泉景区等主要景区,形成以209省道和208省道为依托东连大幕西往汀泗的“两线两片两日游”精品旅游线路。

为解决游客接待、服务配套设施等短板,该镇不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加强农村道路交通、污水管网等项目建设,打通农村安全饮水最后一公里。

微信图片_20240805164500.jpg.jpg

同时,加大古村落、古民居、古桥古树保护,实现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推进新能源充电桩建设,巩固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成果。

着力全域开展“五清四归三建”,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持续推进村级卫生室建设达标工程,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度。

【责任编辑:王焱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