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一示范四先行”作品征集69】借中部崛起之势,促“楚天首县”之先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8日14:52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雄鸡一唱天下白,唤来春天照人间。从地理单元来看,中部恰在雄鸡的中心,跳动着推动国家前进的力量。审时度势,乘势而为,江夏践行“中部示范”使命,把握崛起新机遇,展现“千亿倍增”大作为。沉浸春申故里,古郡焕发新生机,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创新活区、文化名区、共富强区“五区战略”蹄疾步稳。

同题共答,以水为媒书新篇。一湖胜万水,一岛赛千山,一鱼天下传,内视被称为“天然绿宝石”的梁子湖,有三分之二水域位于江夏,恰是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产地。更难能可贵的是梁子湖更是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长期保持着水体的纯净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平衡。窥一斑而知全豹,山水咸集的江夏境内拥有大小湖泊22个,水资源丰富,水生态良好,对标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强化源头保护,以水为媒统筹流域治理,注重协调联动,串珠成链筑牢水安全底线,顺应中部崛起势头,为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湖区、全省流域综合治理先行区贡献着江夏担当。

向上生长,产业兴区开新局。内视江夏,正抢抓武汉获批国家级都市圈机遇,紧盯“车、光、康”三大主导产业,铆足劲头竞逐“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物联”赛道,精准打造全省车谷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区。车驰入武汉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置身生物医药产业前沿阵地,述说着“通过10年努力,引进100家规模以上大健康企业,实现100亿元税收”的发展蓝图。盘点亚洲首个P4生物安全实验室、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国药武汉血液制品公司等高知名度的科研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彰显着江夏产业兴区的底气和信心。

向新而行,创新活区踏坦途。如果说产业基础雄厚是江夏显性的天时、地利优势,那么人才富集则是江夏潜在的资源。区域内拥有25所高校近30万大学生,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19名,共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博士后工作站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科学孵化器(众创空间)32家。回眸过往,江夏魄力非凡,连续两年荣膺“中国工业百强区”,连续10年荣登湖北省县域经济榜首。展望明天,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江夏未来可期,必将能在中部崛起中扮演好“中部示范、千亿倍增”角色,重现春申君“救赵、退秦、兴楚”昔日辉煌,早日驰入创新活区快车道,建成荆楚科技创新转化先行区。

楚风汉韵,文化名区振翅高飞。灵秀江夏,游龙惊风,浓缩着楚文化精华、汉文化神韵,给我们带来数之不尽的历史馈赠。翻阅《楚辞》,“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身世之感以及使命感交织在一起,屈原的爱国情怀跃然纸上。秦汉以降,江夏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无处不三国的江夏,演绎着“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凄美故事。“西望夏口,动望武昌”,苏轼笔下的赤壁怀古,道尽江夏的英雄气。楚润江夏、奋辑竞先,明朝中期出现“湖广熟,天下足”的局面,昭示着江夏作为鱼米之乡的独特经济地位。辛亥革命后,江夏县更名武昌县,完美的诠释了“以武而昌,止戈为武”的美好期许,与广东的中山县互为表里,勇担建设新秩序的神圣使命。以文化之,成风化俗,文化名区助力全省共同缔造先行区建设行稳致远。

砥砺奋进,共富强区光耀千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肥沃、阡陌交通,“和美村居图”在江夏各村随处可见。江夏区借浙江之治,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破冰突围,破除思想藩篱,因地制宜的成立18家强村公司,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青皮黄瓜、水果黄瓜等物产,体验采摘区连片美景,变成实实在在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百姓致富的“绿水青山”。

妙笔绘蓝图,“一示范四先行”虽前路漫漫,相信行者必至!凭借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勇气,一茬接着一茬干的实干精神,中部一定能够在崛起中出彩,江夏一定能够在高质量发展中腾飞,105万江夏儿女必将书写出“内涵”与“颜值”兼美的“五区战略”新诗篇。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志克(宜城市纪委)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何青】